冉舟个性网 > 说说大全 > 正文
关于佛教说说【精选100句】
admin 2023-12-18 09:28:07 说说大全 59 ℃一、信仰佛教的说说
1、其实我们的灾难,是不理性。一个人如果足够理性,有智慧,就能够获得正确信仰。
2、讲到观音信仰的人,常常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其实我们刚刚讲到,为妇女说法,现女身。在中国,观音在图象上由男性变成女性,最早可以说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我们在一些文献中间可以看到。在唐代以前的观音,绝大部分是男像,勇猛战户观自在,他的化身很多。到了现代,观音的形象全部女性化了,同时根据各种各样传说中间应验的故事,逐渐形成了一套本土化的33观音的称谓和形象系统。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画像,比较著名像杨柳观音,白柳观音,玉兰观音,水月观音、送子观音,全部是女像,可以说完全是中国化的。
3、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4、我说了,这只是我自己的经历分享,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想向任何人宣扬什么,何况,我在和你们阐述的时候,也没有任何不实的信息。
5、他们对我如此关心,很感谢。不过,从佛教的道理看,你不看破的话,也不一定快乐;而我们看破了,也不一定痛苦。所以,快乐与否,一定要有智慧的观照。
6、当时我有些感慨:人,表面上是一样的,各个国家的人也都差不多,但因为价值观的不同,有些人活一辈子,只是为自己活着,为生存活着;而有些人在为自己活的同时,也成为一盏灯,照亮别人,照亮无数的人。
7、禅宗的修行本来是通达心性的绝好途径,但是修行者也需要明理,不明教理直接趋入很危险,有可能误入歧途。而如果只是枯坐,毫无境界,也不过是空耗时间而已。
8、轻慢僧人的果报有多重?
9、什么都不信的人是比较空虚的。上班、下班,看电视、睡觉;第二天也是上班、下班……一天天这么过。当然,日子可以这么过,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是谈及意义,谈及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可能还是需要一些思考。
10、不邪淫——正当的男女关系。不拈花惹草,不红杏出墙。
11、居士可以接受僧人的赠送吗?
12、2017年山西太原《山西佛教史》讲座
13、这功德殊荣,总使千万赞叹,都不能报也~~
14、“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15、首先,在开始前,我想谈谈关于信仰的话题:
16、佛教在‘否定’人生的一切之后,使人不再盲目地贪恋、追求,如此才能‘积极’地为人群服务,再度地‘肯定’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17、我大概了解过“测不准原理”,它认为,当你观测一个亚原子时,因为观测器发射的光子的影响,让被观测的物质微粒的现状发生改变,从而无法精准测量。
18、今天,我们给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世界宗教研究系的学生开一堂特殊课,因为是开放性讲座,也有社会各界的朋友、贤达来参加。欢迎你们。
19、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20、诗人臧克家曾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如果一个人死了还能活着,是指他的精神永存,那我们也可以说:佛陀圆寂了,但他的精神还活着。
二、关于佛教说说
1、有信仰的穷人不必苦恼。虽然活着离不开物质,但是当信仰带给你的知识,让你因为生存本身或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感恩,甚至满怀慈悲地平等待人、爱任何人,那即使你身无分文,也一样可以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2、悲观:认为人生短暂,生命空虚,人活著就是等待死亡,因此整天愁眉苦脸,委靡不振。
3、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4、但信仰归信仰,凡事过犹不及~~
5、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6、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
7、第一微秒是“生而即灭”的,也就是说,在这一微秒上,法必须有生灭的变化。如果它生而不灭,不变化,那就要留存到第二微秒,与之成为一体;而第二微秒也应该不变;第第四微秒不变,乃至一分钟不变,一小时不变……这样一来,这个法就恒常存在了。但现实中却没有这种法。
8、虽然,可能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但毕竟不是中国人,只可以尽中国公民的义务,绝不能享受中国公民的权益。
9、上个礼拜,我回去一个礼拜,我所遇到的,听到的,简直就让我目瞪口呆,我觉得他彻底的颠覆了我的很多看法
10、就比如上面,我说了,我去庙里烧香,我都还没上香,那尼姑就跟我说了这么多东西,就是因为她说,我心够诚,也挺幸运,有福报。
11、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2、如果,你还在为物质基础而努力,请你永远都不要失去对于信念的追求,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13、而现在的佛教徒也是似懂非懂的多,信得真切的少。“前世后世存在吗?”“应该存在吧,听说是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成立吗?”“应该成立吧,听说是这样。”处在这种犹疑不定的状态中,从科学层面看,说这个人已经把握到真理了,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14、下面我对佛教的几个观点作个简单分析:
15、信佛的人用的微信签名的句子:
16、佛教在“否定”人生的一切之后,使人不再盲目地贪恋、追求,这样才能积极地为群众服务,高度地肯定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17、佛门最高,你觉得该信谁?他支持你信佛,他就算是听耶稣的话;你赞成他信耶稣,你就是听佛的话!佛教不是宗教,所以没有纷争,没有界限。佛教是做人的教育!
18、人既然不是上帝创造的,不是上帝的奴仆,于是人才有决定自己命运和前途的权利,人才有独立自主的人格(不是隶属于神的,受神操纵、控制的),有了独立自主的人格,才能谈到自尊和自信。
19、是上层建筑的前提和必要因素。
20、假如我是佛菩萨,你这样来求我,我会拒绝你,你的供养我不会接受的。为什么?你心量太小了,自私自利,我怎么能接受?我要接受你的贿赂,保佑你,那我不就变成了贪官污吏?所以这是迷信,这是大错特错。诸位要记住,不要说是佛菩萨,凡是正神都不接受贿赂的,你用金钱财物去供养,巴结不上的!妖魔鬼怪他才接受,接受之后,他是不是真的保佑你?他才不保佑你!到你该害病还是害病,该死的时候还是死。邪神总是欺骗人,正神不欺骗人,所以他不接受你的贿赂。
三、信仰佛教的句子
1、其实佛教只是不‘讳疾忌医’而已,并不是真正悲观的,你看人生不是充满著许多的苦恼吗?你瞧这个世界哪一样是真实的?永恒的?(难道不是吗?连孔子都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佛教并不是一种不负责的宗教,它先要我们认识这个人生是个苦恼的人生,然后进一步地分析这些人生的苦恼都是人自己的无知贪欲招来的,因此人人都可以自己克服这些苦恼。最后指出人生的幸福之道,希望人们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多为别人服务。佛教深信:自己要想快乐,一定不能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只有全体众生都能幸福快乐,个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快乐的。
2、因为,内心虔诚、心中有佛的人,自然会以佛为修行导师、以法为修行准则、以僧为修行楷模。
3、快乐的时候,信仰给你憧憬。
4、在虚幻的世界中,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则是因果法则。没有独立的存在,也没有持续不变的存在,一切都是因和缘结合产生的。诸行无常,就是说没有持续不变的事务存在。诸法无我,是说没有一个叫做“我”的实体。
5、功德回向给别人有用吗?
6、加持洗澡水或一切脏水布施鬼道众生如法吗?
7、我们常讲佛教,但佛教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佛就是佛陀、就是觉悟,教就是教育,所以佛教是觉悟的教育。换句话说,它是教育、训练我们觉悟的,它跟一般的religion宗教不一样。
8、须知,僧宝是老师,法宝是教材,佛宝是觉悟教材的过来人。
9、总听我说,只贪各种花样翻新的法味,却不落地实修,终究是不起大用,说法的人就是说出花来,说出雨来,为的还是为让听的人能去真修实干,人如果不真修实干,光听着人说的好听,觉得人这样也蛮自在的,大家都赞叹拥护,接着自己生羡慕心,想去学他说话的样子,己不肯实修,反觉得自己也能夸夸其谈,这是说法人最大的失败和耻辱。
10、下车匆忙,将很重要的东西落在了座位上,
11、当你对见解和修行有了确实认知,接下来就要用修行把它明晰、真实地体现出来,也就是要认识心性。
12、我对科学也有信心,是因为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用严谨的推理与实证,展示先进的理念及成果,造福人类。于是我认为,想让佛教的理智光辉遍照世间,让人们的心灵受益,也需要懂些因明的辩论方式,以树立坚信、推广佛法。
13、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怎样的,会变成怎么样的人?
14、佛书上说过,有些人一辈子都听不到佛的事迹,有些人一辈子都不懂念佛的名号,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进入佛的世界做修行
15、对我来说,我确实信仰佛教,但我不会走火入魔,也就是说,虽然我见了很多东西是很灵的,但是我绝对不会天天在家烧香,遇事慌乱,然后祈求佛祖怎么怎么样…
16、佛弟子的等次,是以所受戒别的层次而定,归依三宝,是最先的基层;往上还有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一切戒都以归依三宝为根本,而一切法又以戒为根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戒是无上菩提本”)。
17、大家知道,当今人类在价值取向上,因为教育导向或自身缺乏理性思维等原因,常有盲从现象:不管是在生活领域还是科学或宗教研究领域,当一个新事物被提倡时,人们便会蜂拥而上,可遗憾的是,他们最终获得的利益不大。也许这就是“羊群效应”了。
18、信仰宗教不属于心理治疗的部分,所以对治疗的效果并没有人研究。可以推测的是,有一定信仰的人可以比较容易地渡过危急的状态,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痛苦。
19、当时我觉得自己的灵魂都要飞出来了,准的吓人啊(我不知道怎么和各位描述,具体的事我不好说,但对方绝不是那种泛泛而谈,而是非常非常的细,这些事绝不是外人可以知道的)
20、治学不厌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诉是能者。
四、信仰佛的句子
1、他已经皈依了。起先他也认为佛教是迷信,皈依、出家或佛教行为只是形式而已,但通过姐姐的因缘,开始听闻佛法,甚至研究起佛法,“佛教最令我惊讶的两个概念就是‘无常’和‘因缘’,这是科学证实不到的,偏偏这正是宇宙万物的真理,是我们不能去否定的。”
2、信仰对于三宝弟子来说,
3、未来我不知道,但是过去,现在发生的重要的事,都被她一一说中,你要知道我可是第一次踏进这个这个寺庙
4、你一定要深入、彻底地了解真理。了解了,就不会从信仰或思想中退失了。
5、换句话讲,没有皈依三宝,就不能受持戒律,不能受持戒律,修法很难成就。
6、比如眼前这朵花,三个人看会有三个结果:一个觉得好看,一个觉得一般,一个觉得难看。谁的审美才是标准?“好看”还是“难看”?显然,花上面没有确定的“好看”或“难看”,这是随着各自意识介入,得出的不同测量结果。即使有更多人参与,得出很多“好看”,也肯定是不同的。
7、由此可知,求受三归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就象夫妇结婚、官员就职、党员入党、都要经过宣誓和监誓等行为,以示慎重和肯定。
8、佛教不容许这种思想存在,它要我们自己去启发、发挥自己内在的潜力、自性,所以它说人人都有佛性。佛性就是觉性、觉悟的本能,人人都有觉悟的能力,我们要去把它发掘出来,佛教是这样的一种教育方法。
9、我只帮你说说看见了说说,你的这些在佛道看来是不重要的,也就是说,再你信仰佛教去学佛懂佛念经懂经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就是一切皆空,经会告诉你怎么相信一切皆空的,也会告诉你空的道理,所以,干净和脏,到了你一定境界,没有什么区别,而你又能很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一事实,虽然你现在听上去觉得很荒谬.强迫症也是有目的吧?我以前也有,现在觉得,什么失去都无所谓,都是空,也就不强迫自己了,痒?意识感觉而已,死亡?会有轮回的,都是缘.别人也是,去了缘使然的地方.失去?哈哈,死亡都不畏惧,失去也就不畏惧了.
10、我们的普陀山是普陀洛迦的这个名字。我们普陀山之所以叫这样的名字,很清楚,实际上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两代日本僧人,到这里走不了,遇到风浪走不了,在这里建了一座庙,慢慢的我们这个山成了观音的道场,更名为普陀,叫普陀的观音的道场,实际上不指我们普陀山一个地方,在西藏密教里面,人们是把达赖喇嘛看成是观音的化身,达赖喇嘛住的地方是观音的道场;哪里有虔诚的观音信仰,哪里就有观音菩萨的大悲精神;哪里有普陀,哪里就有观音,“清静为心建普坛,慈悲济物济观音”。
11、~~~~~~~~~~~~~~~~~~~~~
12、前世后世存不存在?这类命题一定要辩论。当你能够符合规则地辩论一段时间,终有一天,你的心中将会远离疑惑,犹如强风驱散乌云、太阳显露一般,完全明了。
13、本章所要讨论的是信仰佛教的好处,首先要声明的是,这并不意味著信仰其他的宗教,就不能得到好处。诚如张澄基博士在‘什么是佛法’一书所说的:‘佛法绝不诋毁其他宗教。佛法相信众生根器不同,教导之法,自不能泥一。’因此‘各宗教与哲学,皆有其价值与功用。各种宗教,皆能在某一时间空间中,对某一类众生发生教化与利益的作用。’
14、对于眼前的苦难,能随遇而安,不怨天尤人。
15、这很正常,因为人就是这样:在他不必特别关心饮食的时候,会向内心寻求精神食粮。这就是人跟动物的差别。
16、佛教关注的是人如何彻底从这些愚昧和痛苦中解脱出来,为此,佛教中发展出了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所有的方法的最终目标,都是让人能够觉。而为了能觉悟,需要训练人的定力和慧:前者大致是让心能够逐渐宁静下来,稳定地观察的能力;而后者则是观察内心,从而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的能力。
17、要知道,佛经是由佛陀所说(也有佛弟子说的),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编,流传后世。
18、古德的讲经说法,任何时候都是在启发我们去实修,去真干,这就是讲经说法的目的,指向所在。
19、不饮酒——酒能乱性,使人失去理智,因此必须戒绝。(论语中孔子亦有‘不为酒困’一语,不过酒在当药用医病时,暂可通融。)朋友们想想看,这五戒不是刚好与儒家所提倡的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智(不饮酒)、信(不妄语)不谋而合吗?
20、来源|内容来自五台山佛学
五、关于藏传佛教的信仰的说说
1、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信佛的人讲解缘分,讲究因果,一定要懂得修福,惜福!显然,明白这一点,很重要。
2、“师父”与“师傅”的区别
3、竟然和佛教信仰不谋而合!
4、回家之后,我妈把这个风水上的事和我爸说了,第二天清早,我爸就去祖宗的坟地里去看,居然和那尼姑说的一模一样,她可是在寺庙里啊,这居然都知道
5、要懂得自我的修行,不要对诸事无所谓,这会破坏自己的德行和福报,要有敬畏之心,要有因果之念。并在此基础上,精进从容,努力做好自己,如果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6、在群里说了话后,记录文字如上。
7、可能我们都很羡慕这种境界,但是在寻求或到达这个境界之前,我建议大家,一定要系统了解佛教的知识。
8、孙中山先生说:“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9、假如一天你乘坐出租车,
10、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
11、领会信仰,并将佛教传授给我们的信仰,
12、如果被问的人回答“不像”,那么这个狐仙就讨封失败,几百年上千年的修行,化为一旦
13、善恶之间,总在一念。一念错,全盘皆输。
14、我不知道今天,在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大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是会让你觉得不舒服,还是能让你从中有一些启发,我真的不知道….
15、可是他们很快乐,论幸福指数,可能远远超过那些拥有财富、地位、名声,但缺乏精神生活的人。
16、佛教里所说的无常,不需要你凭借信心来认识,如果需要信心,信仰就成了判断基础,你当然可以选择不信。但这是一条真理,如果你的智慧够细腻,就不得不承认它。
17、你如果只是想去测试哪家的庙,灵不灵,我告诉你,你一开始动机就错了。佛家有六通
18、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19、细无常较难了解:一个法,当它生起的那一刹那就会灭,这就是细无常。换句话说,生即是灭,生等于灭。
20、所以,我们要思考,我们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有没有办法,以自己的能力让周围的人变得更好。因为帮助更多的人,一定是可以更好的成就自己。
- 上一篇:佛说不跟人计较是怎么说【精选100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大全分类
-
- 说说大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