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舟个性网-qq个性网名大全、经典网名、可爱女生网名、霸气男生网名、情侣网名大全

热搜词:qq网名 个性网名 霸气网名 女生网名 男生网名

冉舟个性网 > 说说大全 >  正文

佛教高深句子两三字【精选100句】

admin 2023-10-27 09:07:00 说说大全 59 ℃

一、佛教高深句子

1、涅盘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旧云涅盘,今顺古亦云涅盘。又名泥洹,或云涅盘那,皆音之讹略,或楚夏不同。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则同。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

2、当时天台宗将“止观”并提,主张“定慧双修”。“止”是梵文的意译,亦可译为“止寂”,是禅定的另一称谓;“观”也是梵文的意译,意为智慧。《维摩诘经》卷五僧肇注云:“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可知“止”是专注所缘,止息妄念之意;“观”是通达真理,决断疑惑之意。“止观”就是将禅定与智慧并称。天台大师智额认为,止观虽有名相差别,但实际两者不能分离,只有止观双运,才能认识照寂不的实体。所以他提倡“常坐、常行、半行半空、非行非坐”的禅法,突破了修禅必须静坐默想的藩篱。尤其是“非行非坐”这个三昧,指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止观双修,任何事情上都可随意修习。

3、5)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4、*为什么要吃素,强烈震撼!!!

5、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

6、Bro,你可能信了一个假基督教丨我为什么没有pick基督教(深度长文)(下篇)

7、人的投生,起首由于淫欲,及至出生后,就以财为主。广慧和尚劝人疏于财利,谓:“一切罪业,皆由财宝所生。”所以五欲第一个字就是财。人有了钱财,才有衣食住,才想女色,娶妻妾。人若无财,什么事都办不成,可见财的厉害了。

8、人生不能靠心情活着,而要靠心态去生活。宁静不是表面的安静,而是磨难馈赠给坚强之人的一种淡然和安详。宁静的人如同一潭湖水,万象掠过而不为所动。因为她不争、不惧,不卑不亢,从容、超脱。肤浅的人得不到她,浮躁的人与她无缘,拜金的人买不动她。宁静是一道伤痕,也是一种骄傲。

9、那么,这些修行上的成就能否验证呢?这也是老衲最关心的问题之虽然佛教理论本身不像某些宗教那么漏洞百出,可以说是比较圆融的,但理论终究只是理论,最终修行者如果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那虽然不能将佛教证伪,但也很难证真。

10、如果连净土都不想去或去不了,那佛教就只有最后一招:积善行德,在轮回里过点好日子吧。这就是所谓的人天善果,其实谈不上是真正的成就。梦是没有醒来(开悟),但做个好梦总比噩梦强不是?

11、那些神明立刻争相解释:“当你命在旦夕时,我们确实都赶来救你了。可是,一下子有这么多神明在此,为了表示尊重,大家先推选城隍爷出来救你,可是城隍爷一看有玉皇大帝在,不敢僭先,就说:‘不敢当!不敢当!还是请玉皇大帝去救吧!’玉皇大帝也谦虚地礼让给妈祖,妈祖又不好意思居功,建议由耶稣出面……谁知道,就在大家让来推去时,咔嚓一声,你已被砍断手臂了!”

1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佛曰:刹那便是永恒。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3、但是,坐禅的方法极其繁多,有许多要点,所以必须经明师指点,个人盲目修练,不仅难有成就,而且容易招致魔境。这两种方法,只是为了先给读者增加些感性认识。

14、正在攻读博士后学位的妙方谈到了对她影响最大的几本佛教读物:

15、佛告诉我们,人都有福,或多或少,或前或后。福是不可以量化的,只能感觉,知足为福。

16、这两句是佛教的思想精髓,所有的佛教教义都是根据这两点展开的。

17、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

18、*宣化上人:五时八教合起来,都在这一句弥陀里头包含了!

19、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0、释迦牟尼佛到雪山,一天吃一麻一麦,其中就有两个受不了,吃不了这苦头就跑了,也不护了。另外三个是很诚心,跟着他受苦。可是怎么样啊?释迦牟尼佛当时瘦得骨瘦如柴,就是皮包骨的样子,也就是广东话说瘦得像一条藤那么个样子,像个竹竿子,可是还没有死。那么以后嘛,就有天女给他送牛奶粥了。天女一早起,看他苦得很厉害,用这牛奶煲的粥,煮的这个稀饭,来送给他。释迦牟尼佛大约一方面是要应这个天女的供,一方面也或者觉得饿得太厉害了,有这两种的原因,就把这个牛奶粥吃了。这一吃牛奶粥,怎么样啊?这三个愿意跟他受苦的护侍,一看:“噢!你这怎么能成佛啊?成佛要苦修,你这牛奶粥都喝,好啦!不管你了!”于是乎也都逃之夭夭了,跑了。

二、佛教高深句子两三字

1、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3、近年来,素食人群越来越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植物肉的兴起,不但能避免屠杀动物,而且健康美味,颜值、口感都丝毫不输动物肉。

4、佛教:如何行善积德?有3件事做得越多,福报越大生活越好!

5、*本焕老和尚:我这104岁的老人为什么每天早上4点18分起床?

6、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的要解裡面和我們講得很清楚:信願之有無決定你往生,能不能往不往生;念佛的多少,不是叫多少,念佛的深淺,念佛功夫的深淺,決定你往生的品位的高低。所以信願是最關鍵,我們經常要反思,反思我們的信願夠不夠足?不是說念一千、二千、念一萬,這些數字上起煩惱。

7、意思:清晨的钟声鼓鸣让追名逐利的人清醒,经文佛语唤回依旧在欲望之海挣扎的人们。

8、低级层次:人天成就

9、这些关于瞑想的最早记述,已具备调身、调息、调心等要点,与现在所知佛教的坐禅没有什么差别。甚至关于坐禅的环境及坐具,也与佛传中记载佛陀在尼连禅河旁的坐禅相仿佛,也是清净的环境,折叠起身上穿的袈装,再铺以野草作为坐具。

10、9) 把不忙不闲的工作做得出色,把不咸不淡的生活过得精彩。

11、答:如果念頭裡面有一些不好的妄想,這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專注的念佛。你把念頭集中在佛號上,不要理會那些妄想,那些妄想會自生自滅,就沒有了。不要因此而感覺到心裡有陰影,這都是什麼?屬於阿賴耶識裡的種子現行,我們阿賴耶識裡善惡的種子很多。我自己本人也常常會有這種情形,這個惡念忽然就起來了,起來怎麼辦?立刻你警覺,立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片佛號掃下去,它的妄念就沒有了。這是證明我們阿賴耶識裡頭惡種子很多,它會現行。但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覺悟得要快,一覺悟立刻要放下,「才動即覺,覺之即無」,這就是功夫,要去練。

12、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3、*小孩子和孕妇吃素真的好吗?强烈推荐!视频

14、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15、快點好還是慢點好,也是看個人,有的人愛念快的,你讓他念慢他沒耐性;有的人他本身性子慢的他念得慢,你讓他念快他覺得難受,還是個人根性不同。快慢沒有關係,最重要你心中真有,我們重實質不重形式。當然,大家共修的時候就要有一個步調,不能夠有些人念快,有些人念慢,那就亂七八糟,共修的時候就要用同一個音調。自己念就隨著自己,只要心裡真有佛號就可以。

16、佛法是一门大科学,是古圣先贤依靠佛陀教言,也凭借自身努力对宇宙奥妙进行精进探索的结晶。同样,现代物理学也是在对宇宙进行探索,一个人想对现代物理学有个基本了解,也得从小学读到大学,至少花上十几年的时间。那么要想对佛法真正彻悟岂不更要猛下苦功,做不到这一点,任何对佛法的认识都难免主观臆断的嫌疑。

17、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间。

18、人的一生,究竟在追求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回答。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追逐名利,他们生活得也许很快乐;还有更多的人是在平淡充实,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度过平凡的每一天,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或许,真正幸福的人生只有一种,那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19、再进一步从世法上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里,要吃饭、穿衣,要坐车、住房子,要希求多闻、资养色身……这一切一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农民种稻、工人织布、司机开车、建筑师盖房子、专家学者讲授、科技信息传播……而来,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个人必须仰赖那么多人事的聚集辐辏才得以生存,这个“一”岂不是包含了无限?

2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唐·惠能《菩提谒》

三、佛教高深句子菩提

1、给你境界极高的佛家偈语,很深的。源《金刚三昧经》。佛说:令彼钝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实谛。一切佛法。摄在一四偈中。

2、*念《报父母恩咒》为现存父母延寿,去世父母超拔!

3、*吃素创造的十个奇迹!

4、某大学的博士智妙:

5、改善睡眠最重要的是调整自身的生物钟,这是一个长期调整然后坚持的过程。根据身体肾脏排毒,九点之后尽量避免高强度脑力的工作,让神经和身体放松,为睡觉做准备,如听轻缓音乐和泡热水澡。如果真要熬夜,尽量不超过零点,越早越好。勤锻炼。晨练和饭后散步都是很好,饭后先慢走,三十分钟后慢跑和快走不仅强身健体,出汗排毒,适当的疲惫感还会让人入睡快些。外部条件,九点之后尽量少喝水吃夜宵,少接触电子产品。睡眠不好的人,尽量少喝茶叶和咖啡,以及吃一些让人兴奋的东西,如辛辣食品。

6、苦乐随缘,得失随缘。

7、問:我聽淨空法師講,念佛要不間斷、不夾雜、不疑惑,不間斷每天念多少遍,就要一直念多少遍,不可以少於這個數字,也不要多於這個數字,我每天固定念佛兩千遍。但節假日時間寬裕了,就多念幾千遍,上班後時間緊了,就又每天念兩千遍,請問我節假日裡多念的是不是不間斷了?

8、第4点是济公的个人衣着,根据史载来看,历史上的济公真的跟我们看的电视剧上差不多,他行为乖张,不喜欢拘泥俗套,衣着不修边幅,破破烂烂。但他多行善事,因此被老百姓爱称为济颠和尚。

9、所以《愣嚴經》上講兩大菩薩,觀世音、大勢至,他們兩個法門都是特別法門。觀世音耳根圓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這兩個結合在一起。這兩位是西方三聖兩位菩薩,大勢至菩薩教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念佛的一個方法和原則,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怎麼樣攝住?觀世音教我們耳根攝住,六根就攝住了,所以耳根圓通。文殊菩薩揀選圓通告訴我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就我們這個世界眾生,地球上的眾生,根性,六根當中,耳根最利。所以用音聞來修行最好。

10、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所有处定”是舍弃一切思维对象,叫做“非想”。但是“非想”只是舍弃了观想的对象,并不等于思想本身也不存在了,观想“无所有”仍然是一种“想。所谓非想非非想”,就是要超越无所有处的观想,进入一种任何观想都不存在,唯有纯净而透明的智慧的境界。佛教形容这是一种“寂静美妙”的境界。修此定者死后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天。

11、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2、很多事,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很多东西,不是你要,就能得到的。很多人,不是你留,就能留住的。不要把什么都看得那么重。人生最怕什么都想计较,却又什么都抓不牢。失去的风景,走散的人,等不来的渴望,全都住在缘分的尽头。何必太执着,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

13、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14、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15、于恶世中,暂读此经,是则为难”。

16、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17、佛说,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18、关于心和物的关系,很多人有个普遍的观点:无论我们是否观察,谁去观察,外部都真实存在着独立的“客观世界”,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转变。这也是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之即不管你看不看那杯水,那杯水都以确定的形态客观存在。但是佛教认为,诸法因缘生,观察者的业力也是其中一个条件(缘起),因此产生了“三界唯心”的现象,即每个众生眼中的世界可以是不同的,并不存在所谓“客观世界”。比如:

19、佛教之生活法,能使人们得到安乐,并使生活成为合理,至诚和平;使人类确知战争是野蛮愚痴的最良方法,无过于宣传佛教之道理及见解。佛教不强人盲从,但凡有思想智慧之人,就佛教道理深思谛观,则未有不怡然焕然,心安理得者。

20、答:您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我們念佛之所以不能夠成功,不能夠念得功夫成片,原因就是夾雜。覺明妙行菩薩教導我們,念佛的祕訣在於九個字,不間斷,不懷疑,不夾雜。那我們如果這九個字做不到,念佛功夫一定不能夠成就。

四、佛教高深句子解释

1、*宣化上人:什么是《老实念佛》?

2、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您好,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有按时睡觉、起床。晚饭后不要喝咖啡、茶以及含酒精的饮料,不要吸烟。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里避免强光、噪音,温度适宜,不放闹钟。入睡前不阅读带刺激性的书报杂志,也不要在睡觉前想今天的烦恼与明天的工作。失眠者避免在白天小睡。不要勉强睡觉,可听音乐助眠。7适当的锻炼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有效改善睡眠问题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5、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6、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口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7、古印度时不注重文字记录,知识相传全靠一张嘴,你告诉我,我告诉他。佛教在诞生之初,就是释迦牟尼一个一个地给弟子授课,说这世界太苦,要从苦中解脱就得明白世事的无常,这就是佛教的原始教义。

8、信因、信果,是相信什麼?不只是要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基本的因果我們一定要相信。如果這個因果都不相信。你麻煩了,你往生不到了!但這裡講的因果不只是這個小因果,這裡講的因果是大因果。是什麼因果?念佛是因,求生極樂世界一定要念佛,要修極樂世界的因,往生極樂世界是果,你一往生就成佛。所以因果,這一個因果,我們一定要相信。《華嚴經》上所講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相信了。

9、所有一切的发生,均因为因缘聚合,所以你不必太执着。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

10、宇宙中有很多净土,但最为出名的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据说是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主持的“快乐大本营”。很多净土宗的修行者天天念叨“阿弥陀佛”,主要就是为了自己肉身的这座房子一旦产权到期被迫拆迁时,立即就能移民极乐世界。

11、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12、上次讲到为什么我没有选择其他宗教,那么下面几期我会讲讲为什么我最终选择了佛教。

13、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14、今天看了熊逸关于佛学的讲座,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15、*你知道吃素的功德到底有多大吗?来看佛说吃素的功德!

16、谈谈“应”这个概念:你永远没法改变命运,但能改善命运

17、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我们欲望过多;人心本无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

18、*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19、曼石博士现任教于某中医药大学:

20、*弘一大师:学佛就一定要吃素吗?

五、佛教高深句子说说

1、人生路上,可能春风得意,也可能坎坷不平,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一直走下去。荣耀也罢,屈辱也罢,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少一些无奈与感慨,多一份从容和淡然。“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观天上云卷云舒。”把心放平,生活就是一泓平静的水;把心放轻,人生就是一朵自在的云。

2、不要在意别人在背后怎么看你说你,编造关于你的是非,甚至是攻击你。人贵在大气,要学会对自己说,如果这样说能让你们满足,我愿意接受。并请相信,真正懂你的人绝不会因为那些有的、没的否定你。

3、天闻到了这部受诸佛护持的大乘

4、永嘉玄觉禅师的“证道歌”,有奥意深邃的阐释:“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意思是:学佛求法的过程中,一师一道的正信奉行,终能克期取证,成就无上妙谛;如果三心两意,不但身心不得安住,不能契理契机,也难以深见诸法如实究竟的道理,不能觉照自性清净的本心了。

5、回向是和发愿相呼应的,是将自己所做的每件善行,所获的每分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证菩提。它既对修行成果的巩固,同时也能将有限成果增值为无限。

6、5)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7、19)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8、我们破除切执著尘劳丢掉身外乱性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样能获得身心自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生活也随之而来

9、西哲的唯心论所说的,没有脱离五浊恶世的办法,也没有修行的方针。想依西哲的唯心看法,来脱俗入圣,永断烦恼,究竟离苦,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佛法是可贵的!

10、通过修持佛法,不仅自己的性格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取舍善恶、净化自心的道理。这个道理才是真正的财富,不但能令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价值取向,而且还能令我们今生后世都得到暂时与究竟的安乐。可以这么说:学佛之路,就是通往幸福快乐之路。

11、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12、12)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3、所以你真正這個信心俱備之後,你對往生極樂世界的願就很堅定。所以在信的基礎上,你自然就發大願,信怎麼來的?信要明白道理,所以我們的討論、學習好重要。你明白深一層,你的信心就加深一層,你的願心就加高一層。所以信願行,你有信有願一定有行,你肯定念佛的。你知道原來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諸佛如來的心印,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五濁惡世得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麼簡單你就得到,你不會念佛?你肯定念的!所以我昨晚看到這一篇的時候,看到這一句,好興奮!今天來一路上在地鐵裡面都在拼命念佛。為什麼?因為我明白這一句佛就是諸佛心印。所以信願有了,你肯定有行,沒人鞭策你,沒人打你,你自然就會念佛,不需要人督促。

14、色盲看到的红绿灯可能是“灰灰灯”,所以被吊销驾照;

15、这是佛教中大乘的核心思想,就是自己成道只是小道,要成大道就必须帮助众生得道,在佛教中称为“度”(其实中国的道家也有此思想),“度”到哪里呢?

16、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17、这句话来自于六祖慧能大师。明确地告诉我们,佛法就在世间,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常人总以为佛法有多么高深莫测,高不可攀,其实,如果离开了世间法,你就永远寻找不到佛法的真谛。古时有一得道高僧,谈及悟道的前后变化,以前是砍柴,挑水,做饭,悟道之后还是砍柴,挑水,做饭。

18、佛说,如果一个东西是你的,那你就应该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改变它。比如你的身体病了,你能说让病好就好了吗?如果你长得不好看,你能马上让自己变好看吗?僧人回答说,不能。

19、辛辛苦苦的为他人传播佛法,想着佛陀慈悲度世的精神,我为什么不能像我的这位“老师”那样,以大悲心看待世人的迷惑,慈悲度他们呢?

20、普贤恒以种种身,法界周流悉充满……

相关说说大全

搜索
说说大全分类
说说大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