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舟个性网 > 说说大全 > 正文
关于佛教信仰的励志句子【精选100句】
admin 2023-12-18 09:27:29 说说大全 59 ℃一、怎么发佛教信仰的说说
1、最先,贫僧办了一个文理补习班,接着继续办文艺班,后来宜兰中学、宜兰农校、兰阳女中、陆军通讯兵学校的老师们都来参与我的活动。有了这许多老师的支助,一下有了很多的知识分子,念佛会忽然改观了。虽然在一个小小寺院里,甚至借用丹墀户外的场地,我就办起歌咏队、儿童班、学生会、弘法队,每天几乎是像个学校一样,弦歌不断。
2、(佛教基础)有人说:“天堂和地狱都是虚构的”对这种说法如何看待?
3、首先,“菩提心”这个概念,从内容上来说,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大乘教法里经常说“人人皆可成佛”。但是小乘教法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修行的最终目的到阿罗汉就可以了,一个世界只有一个佛陀就行,其他人到阿罗汉就到终点了,而且佛陀也是阿罗汉。所以,在这个修学目标上(或者叫“果学”上),大小乘就有了根本区别。
4、莫高窟第148窟南壁上部
5、作为佛弟子,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知正见,从佛法修学的角度把这些内容了解清楚。
6、可惜,国共战争开始,让所有的美梦都破碎了,不得已,我们这一群青年也各自分散了。煮云法师先回普陀山;曹敬三也随军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惟春、松风也不知道给国共两党哪一方逮捕,生死无法得知;智勇法师要去组织僧侣救护队救护伤亡,把华藏寺主持交由我承担。
7、所谓“智”,是指佛的智慧,其与世间的智慧不尽相同,但也有类似之处。譬如,佛对娑婆世界——亦即世间人所说的宇宙——的描述,或对世间种种事物的看法,既有与一般凡夫的观点一致的地方,也有出入较大之处,但无论如何,佛之所言都有其一定的道理。
8、所有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的内容,都可归纳于智悲当中。智悲双运,是整个佛教的精华所在。修行就是要修智悲双运,所谓学佛,也就是学智慧与大悲。
9、其实,纵使佛教对宏观世界的描述与现代人的认知不同,也不能证明佛教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所谓现代人对世界的认知,也只能说是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用肉眼或仪器所能观察到的世界罢了,谁也不能就此认定这是唯一的宇宙真理。
10、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有了菩提心就可受菩萨戒,而菩萨戒是可以自受的,在受持菩萨戒之后,便开始修空性。当菩提心与空性结合在一起时,即为智悲双运。有了这样的见解,则所有大乘显密教法的精华都已了然于心。
11、有人会提出疑问:修大悲心需要细密深刻的思维,而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不需要任何杂念,既然如此相互矛盾,又怎能在一座当中同时修呢?
12、信仰和迷信最本质的区别是,前者首先是相信自己,然后依照以自己的习性去选择一个信仰,这个信仰是自己喜欢的、能将精神依托寄放在上面的。信仰,人能够用自己的理智去辨别一切宗教活动。而迷信,迷信是盲目信仰,认为自己的一切得失都是神的旨意,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为神的惩罚,或者把自己的所得成就归结于神的奖赏,这些无疑都是迷信。
13、弥勒菩萨的姓和名合起来叫“慈无能胜”,也可以理解为“慈悲是能够战胜一切的”。
14、佛门最高,你觉得该信谁?他支持你信佛,他就算是听耶稣的话;你赞成他信耶稣,你就是听佛的话!佛教不是宗教,所以没有纷争,没有界限。佛教是做人的教育!
15、(佛教基础)佛教中有占卜预测之术吗?
16、既然整个佛法的精华,就在于智悲二字,那么,是否有什么方法可在一座当中将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涵盖呢?答案是肯定的,方法就是修智与悲。
17、佛是什么呢?唐卡中画的面色金黄、结跏趺坐的佛是不是真的佛呢?
18、佛所讲的空性,不须经过这种转换的过程,而且依照能量守恒定律,也无法承认从有到无的说法;即便承认,这些推导也绝对不符合佛教所讲的空性。事实上,真正的空性并不是物质变成空性,而是既是物质,又是空性,在物质现象存在的同时就是空性,这才是佛所说的空性。
19、(藏传常识·佛教基础知识)
20、我偶尔会发一些佛教的知识,或法师的文章。我认为挺好的。
二、关于佛教信仰的励志句子
1、图说:宜兰念佛会旧址。
2、大家都知道,虽然其他宗教所作的慈善事业比较多,但其以救人救世之名所挑起的战争也为数不少,所以,这是不是绝对的慈悲心还值得商榷。相对而言,佛教从来就没有要征服或降服的意思,佛也说过,他根本不在意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所获得的胜利,他所强调的胜利,是通过调伏自相续所得到的胜利。
3、信仰也即信心,佛法当然是需要信心的,但如果因此而说佛法就是信仰的话,又显得过于简单了,由于信心仅仅是佛法的许多观念之一。佛教的基础和重点都不是信仰,而是智慧和大悲。佛法虽然提倡信仰,但除了佛法以外,科学也有对信心的要求。譬如,现代人提倡对科学要有信心,如果有人不相信科学的话,可能连飞机都不敢坐了。正因为相信科技,相信飞机能将人从出发地带到目的地,人们才会去坐飞机。无论做世上的任何事,都要有信心才能成办,而佛教所谓的信心,也就是如此,所以,认为佛教仅是一种信仰是不正确的,信仰不能等同于佛法。
4、那么,佛教是哲学吗?也不是。哲学有西洋哲学、东方哲学等不同的类别,虽说其中的某些思想与佛教相似,但没有任何哲理所剖析出的深度,能达到佛法的层次,所以,佛教也不等同于哲学。
5、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6、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佛法?则可回答说:佛法就是智悲。
7、其实,不管是唯物主义、基督教、古印度宗教,还是其他宗教等等,都有与佛教相似的部分。然而,这些例子只说明了它们有相似之处,却不表示它们在整体上无分轩轾。因此,纵有部分雷同,也不可将佛教视为唯心主义,因为二者从根本上就不同,如果撇开小小的相似处,而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其间的差异就更大了。由此可以证明,将宗教视为唯心主义的观点,纯粹是西方传来的一种主张,佛教是与此全然不符的。
8、所谓“悲”,亦即大悲心。大悲心是大乘佛法的精华,因为所有的大乘发心,都是以大悲心为起始的。如果失去了大悲,就根本不能称为大乘佛法。
9、那么,烧香、磕头、念经等等是不是学佛呢?是学佛的一部份,但不是最主要的内容。
10、第一个方面,在这一生通过修学佛法积累功德,发愿这一期生命结束的时候往生到兜率天。因为弥勒菩萨现在兜率天做补处菩萨,我们往生到兜率天,就可以跟弥勒菩萨学习佛法,做他的弟子。如果善根因缘具足,就在兜率天成就圣者的果位。就算成不了圣果也没关系,等弥勒菩萨下生成佛的时候,随同弥勒菩萨一起下生人间,继续做他的弟子。
11、尔时世尊,赞摩诃迦叶:“善哉!善哉!如汝所说。”
12、(佛教基础)经中说“处处有佛”,为什么说处处有佛呢?
13、右五:孙张清扬居士。左起:煮云、律航等法师。
14、华藏寺位居南京侯家桥,距离现在南京市中心新街口不远,不到两公里。当时里面已经有小小一座织布工厂,还有益华文具店、热水供应站等设施。据说,当初在左近的数条街道土地都是寺方所有,后来住持吃喝玩乐,把它一一的变卖,使得华藏寺蒙受了法门不兴的名誉。
15、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6、关注过笔者的人,看过一些笔者的文章的朋友,都知道笔者是个法师,平时也会给人去灾避难,但是笔者今天就想讲讲笔者作为专业人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17、唯心主义的观点我也知道一些,佛教与唯心主义的观点实在相去甚远,因此,根本不符合佛教是唯心主义的说法。其实也并没有人真正认为佛教是唯心主义,只说宗教是唯心主义而已,因为西方宗教确实是如此的。
18、后来,年龄渐渐成长,知道僧徒不能给社会讥为无业游民,也不能让佛教的信徒们感觉出家人寄佛偷生。觉得佛教要从事生产,应该要革新,僧徒要有生活的机能,比丘应该要能做医师、教师、传教士等;比丘尼也是要能做教师、护理,要能参与著书立说等弘法利生的行列。
19、(佛教基础)进入佛门的第一大法是什么?
20、因此,我这一生常给人一些因缘,相信人家也会给我一些因缘,缘是相互成就的。外面的慈悲、信心,可以充实我们的力量;我们内在的自信,能和圣贤好缘共同发光,信仰的增上,还不能迈进大学院校的程度行列吗?
三、有关信佛学佛的说说
1、(佛教基础)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有什么区别?
2、佛陀深知,如果不合时宜地去驳斥他们,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弘扬佛法的事业也将受到威胁。为了与这些听众的根基相应,释迦牟尼佛便采用了一些善巧方便——虽然明知那些观点是不对的,却没有去推翻他们。只要能传讲三法印中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的道理,其他观点正确与否都不必在意。因为唯有通达三法印,才能让他们从轮回中解脱。其他诸如宇宙观等等学得再透彻,也与解脱没有任何关系。
3、既然如此,那么,佛教究竟为何呢?
4、(佛教基础)佛教的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是什么,和其他宗教有什么区别?
5、以世间人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最佳结果,充其量是能让日子过得更好一点,譬如科技的发达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等等,可是也有人认为,科技带来的不是更好的生活,而是更复杂、更危险的生活,这种说法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6、例如:大家动作缓慢,可是篮球都讲究一秒、零点几秒的时间,要非常迅速,而僧青年精神涣散,不集中精力读书、工作,透过打球可以激发人类的潜能,非得要积极迅速、勇猛向前不可。
7、心灵净土,清凉福地,天下五台!
8、(佛教基础)转“玛尼”经轮有什么作用?
9、尔时世尊,赞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如汝今日,至于我前,作师子吼,受持守护如来正法。”
10、再比如《维摩诘所说经·嘱累品》中说到:
11、我革新佛教运动是一生志业,当为一个出家人的完成,就是一切都是「为了佛教」。
12、(佛教基础)学习藏传佛教应从何处入手?
13、话说回来,我们不能因为慈善活动只能解决众生的暂时痛苦,就放弃力所能及的世间慈善之举。作为发心利众的大乘行人,社会上的慈善活动当然也应该参加。
1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5、而弥勒菩萨,小乘佛弟子们都是承认的。他们承认娑婆世界有过去佛,也有未来佛,弥勒菩萨就是未来佛。所以,很多经典里面都讲到,释迦牟尼佛入灭后,将接引度化娑婆世界众生的重任托付给了弥勒菩萨。
16、现在有很多学佛多年的人,还不清楚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其所涵盖的范围究竟为何。不仅在汉地有很多人不懂何为真正的佛法,在藏地也有同样的问题。除了一些僧人以外,一般的农民或牧民大都对佛法的内涵不甚了解,认为只要能修佛塔、经堂或金碧辉煌的寺庙,或者念一点观音心咒,就是很不错的佛教徒了,但这些仅是做善事而已,不是学佛,也不是修行,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佛法或佛教的定义略作说明。
17、关于大小乘的区别,我们多说几句。很多人可能简单地认为,大小乘的区别就是有没有生起菩提心。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
18、巫教没落是因为道教的兴起,和佛教没有关系。巫教就目前来说应该依然存在,巫教在古代的活动区域是当今的云贵高原,所以容易提到云南。巫教不养蛊,养蛊是达到自己的目的,未必害人。
19、通过这些古佛授记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弥勒菩萨的本生因缘,也能够让我们生起欣慕和崇敬之心,发愿早成佛道。
20、(佛教基础)佛教和自然科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皈依佛门怎么发说说
1、这种解释,并不是为了应付现代人所提出的“佛经内容与当代科学结论不一致”的质疑,才强词夺理用于搪塞的,而是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解释好了。因为当时的人并不具备现代人对宇宙所了解的知识,因此也没有必要作出什么解释。这就说明,佛陀利用这些权巧方法来调化众生,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表现。
2、最近收到一些朋友的私信,他们说他们很迷惑,信仰和迷信有什么区别?我信道教和信佛教、信基督教、天主教有什么区别?那么接下来,我想说说自己的观点,你觉得对就采纳,觉得不对也可以左上角划开。
3、(佛教基础)决定有情转世轮回的因素是什么?
4、例如,英国的经验唯心主义者贝克莱所主张的部分观点,就与唯识宗所说的:“境由心生,法由心造”表面上有些类似。罗素在《哲学问题》的第一章——“现象与实在”里,也对贝克莱的观点进行了剖析,并从中发现,要完全扳倒贝克莱的主张,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尽管如此,唯心主义的这些见解,也根本达不到佛教唯识宗所探讨的深度。
5、出离心、菩提心要一个个分开修,最后进入空性的境界,这样一来,前面修的出离心与菩提心,也就成了空性的智慧。
6、尽管现代物理学家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与佛的观点相当接近,但在精神层面或空性的见解上,现代人与佛教的智慧相比,仍有着天壤之别。
7、在我们这个世界过五十六亿万岁之后,弥勒菩萨将从兜率天下生成佛,在龙华树下宣讲佛法,度化众生。然后要带领弟子们去见大迦叶尊者,从大迦叶尊者手中接过释迦牟尼佛的袈裟。相关内容,在《弥勒菩萨下生经》《弥勒菩萨大成佛经》中,都有记载,虽然记载略有不同,但内容大致相差无多。
8、关于对弥勒菩萨和弥勒信仰的内容,对于我们佛弟子而言,无论是否发愿以此为修学法门,都应该有必要了解一下。接下来,我们就依据经论,还有后世祖师们的著作,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些方面的内容。
9、最好不要有宗教信仰。会疯的,什么都学不进去,别人的话也听不进去,而且自己还觉得自己是对的。要信就信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我知道我说出来这些话来要被别人说的。可能我对宗教认识肤浅。要是有科学依据就好了。
10、因为布袋和尚的影响非常广泛,所以,后来寺院的天王殿和斋堂供奉的弥勒菩萨都是布袋和尚的形象。记得有个寺院天王殿的对联是这样写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可见,弥勒菩萨和蔼、慈祥、包容、大度的形象在民间深入人心。
11、治学不厌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诉是能者。
12、虽然在之前,我就已经讲过佛陀为何要如此描述的原因,相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更具有深刻的意义。因为,古代人对宇宙的形成与结构所知有限,当时的佛教徒也不会对这个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维,所以没有必须解释的迫切性,但在当今世界,依赖现代科技而形成的宇宙观,尤其是对宏观世界的认知早已深入人心,其中就有许多与佛教亦异亦同的观点。为了不让世人对佛教产生误会,所以有必要再次予以说明:
13、佛陀在很多经中都讲到,要把末法时期的佛弟子托付给弥勒菩萨。如《大宝积经·摩诃迦叶会》中说到:
14、可能我今天的话对挡了一些人的财路,但是我还是想给大家提个醒。
15、(佛教基础)如何理解《金刚经》中“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6、(佛教基础)佛教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17、(佛教基础)信仰佛教的人必须要念经拜佛吗?
18、所谓双运的意思,就是当我们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停下来时,心既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与菩萨戒无二无别。如果能这样修,则所有大乘佛法的精华都已包含,再没有什么需要修的法了!
19、(佛教基础)如何区分佛教的“正信”与“不正信”?
20、其实,大悲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意义:
五、开始信佛的说说
1、我想革新佛教,需从教育着手,还是开始提倡体育。支持我的信徒,王郑法莲居士,从台北送来乒乓球桌、乒乓球和排球等运动器材。记得我拿了排球教学生们打球,所有的学生一个个都往后退,不敢碰球。我想想,真是感慨,当初年轻的时候做学生,想发扬佛教徒要有体育运动,遭受院方开除;现在我做了学院的负责人,提倡体育运动,学生不敢碰球。这个佛教革新,未来的前途又在哪里呢?后来讲习会搬去台北,我也藉此机会离开了。
2、(佛教基础)有的法师说:“杀蚊虫不算杀生”这话符合佛法吗?
3、因为朋友、同学都已分散,个人办事业难成,在为前途彷徨徘徊的时候,智勇法师突然放弃僧侣救护队,我这个人一向不喜欢退票,他虽是我的同学至交,我也不喜欢他这种临场退票的性格,于是自告奋勇,继续未完成的僧侣救护队工作,把主持交由我在焦山的学长现华法师担任。
4、(佛教基础)佛教如何看待死亡?
5、(佛教基础)生命转世之说,如何证明?
6、凭什么说三法印如此重要呢?这是有经教为证的,佛陀在世期间,弟子曾问佛:佛陀圆寂后,若有外道假造佛经,该如何分辨正法与伪法呢?佛回答说:无论任何经论,只要包含了三法印的道理,都可纳入佛教之中,否则,就不是佛法。提纲挈领抓住要点,才是佛陀最看重的,这就是为什么佛传法时十分注重三法印的原因。
7、我在栖霞山八年的岁月,也知道了佛教不能只靠念佛诵经,应该要教育,所谓要五育并进,尤其是体育。没有健康的身体,一些年轻的僧侣,都是闭目养神,好像老僧入定,这样子就能复兴佛教吗?
8、(佛教基础)真实存在都能看到,看不到的东西,怎能证明是存在的呢?
9、我只帮你说说看见了说说,你的这些在佛道看来是不重要的,也就是说,再你信仰佛教去学佛懂佛念经懂经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就是一切皆空,经会告诉你怎么相信一切皆空的,也会告诉你空的道理,所以,干净和脏,到了你一定境界,没有什么区别,而你又能很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一事实,虽然你现在听上去觉得很荒谬.强迫症也是有目的吧?我以前也有,现在觉得,什么失去都无所谓,都是空,也就不强迫自己了,痒?意识感觉而已,死亡?会有轮回的,都是缘.别人也是,去了缘使然的地方.失去?哈哈,死亡都不畏惧,失去也就不畏惧了.
10、不久,台湾的治安单位逮捕有匪谍嫌疑的出家人,包括慈航法师等一百余人,都被囚禁起来。经过多人营救出来之后,我们也不敢替寺方再制造麻烦,只有帮忙寺方做一些苦行工作。一年多后,到民国四十年(一九五一),贫僧到了新竹青草湖担任教务主任。
11、一山清凉,千年佛光。
12、其实,我青少年的时期,非常懵懂无知,从小跟随外婆到庵堂,知道佛教有个观音老母,连释迦牟尼佛的名字都没有听过。十二岁在栖霞山出家,寺院里中间的佛殿也不叫大雄宝殿,而是叫「毗卢宝殿」,中间供奉了毗卢遮那佛。
13、唐大历年间(766—779年)
14、就微观世界的层面来说,以前也讲过许多了,现在只略提一下。从过去的经典物理到相对论,再到量子物理,一路走来,这些科学的观点越来越接近佛教的论点。量子物理学的创始人也认为,自从提出了量子物理的论点,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朝佛教等东方文明所指引的方向迈了一大步。我提到这些的原因,就是为了指出科学与佛陀智慧相似的地方。
15、法事,不管是什么法事,改运也好,招财也好,还是什么辟邪,护身,其实都是以因果为前提,福报是根本,假设你平时没有善念,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去害人,嫉妒别人,也没用去发自内心的想要帮助他人。而当灾祸来的时候,虽然你有那么一时的想去寻求帮助,虽然你遇到了名师,虽然对方可能会发善心的想帮你,但是因为你自身的关系,因果的纠缠,导致你心不正,迟早还是会失去被救的机会。但是并非是老天不肯救你,老天也让你遇到名师,但是正是因为平时不修持自身,没有任何功德,所以当灾祸来的时候,你自己的因果便会害死自己。这类人挺常见的。
16、佛教是科学吗?虽然佛教中的某些观点与科学相同,但也不能就此将二者画上等号。
17、佛教是唯心主义吗?很多人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但这应该是针对西方宗教而言的。多数的西方哲学家都是唯心主义者,故而他们也将西方的宗教归入唯心主义的范畴,然而,佛教的思想与唯心主义是全然不同的,所以佛教也不是唯心主义。
18、他还认为:学佛的方法不一而足,用哪个方法都行。譬如净土宗的念佛是方法之禅宗的打坐参禅也是一种方法,但不能认为除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方法都不算是学佛;同样,出家人守出家戒,在家人守在家戒,这是两种方法。不能认为只有出家戒才是真正的戒律,或者认为守在家戒就不能成佛;密宗有气脉明点的修法,但这并不是成佛的唯一道路,不修气脉明点也可以成佛。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有些方法可有可无,佛教并没有限定非用哪一种方法不可,但唯一不变的精华,就是智悲。任何方法如果修不出智慧与大悲,就不能成其为佛法。虽然这是荣森班智达的论点,但却是显密都认同的。
19、说回到弥勒信仰,前面说过,我们将这个范畴限定在汉传佛教,而且不包括民俗信仰的话,简单来说,弥勒信仰可以包括两个方面:
20、由于各地念佛会的干部,都在宜兰受过基本的正信佛教训练,台湾的佛教就慢慢的改观。虽然受到警察一些干扰,地方人士对我的疑虑,但是当我们的车队,用三轮车装上大喇叭出去宣扬:「我们的佛教来了!各位父老兄弟姐妹,我们的佛教来了!我们的佛教来了!」在那个蒋夫人领导的基督教弘扬势力之下,我们能可以苟延残喘,把佛教也能逐步的发展,把佛教叫得这么响亮,实在说,对于台湾佛教历史研究的人士们,应该要注意到这一点。
- 上一篇:关于佛教的说说【精选100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大全分类
-
- 说说大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