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舟个性网-qq个性网名大全、经典网名、可爱女生网名、霸气男生网名、情侣网名大全

热搜词:qq网名 个性网名 霸气网名 女生网名 男生网名

冉舟个性网 > 说说大全 >  正文

佛说包容的句子【精选100句】

admin 2023-12-17 12:59:14 说说大全 59 ℃

一、佛教说忍耐说说

1、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4:23)你的心是你的后花园,精心照管和任其荒芜反应出两种不同人生。等到那一刻明白已经太晚。

2、力(波罗蜜多):力就是法力,功用。力有二种,慧力和定力。功用就体现在度化众生的能力上。

3、富楼那意志坚决,毕恭毕敬地回答佛陀说:“世尊,即使他们把我打死了,我也没有丝毫遗憾。我身为您的弟子,能有机会将生命供养佛陀,为真理牺牲,我将衷心感谢输卢那国的老百姓完成我弘道的心愿。”

4、综观社会上有的人做起事来总是成功,有的人却老是失败。为什么?其实,成功的人,倒也不一定说他就有多少学问,但是「和众」的性格却不能没有,因为在这个世间上,你怎么对待人,人家就会怎么对待你。比方你在公司行号里上班,见到人总是亲切问候:「老板好!」「同事好!」凡事都是你好、他好、大家好,自然在团体里就会获得认同,就会有办法;相反的,你不肯与人来往,老是关闭自己,必然是不得人要你了。

5、第信心是佛法,有信心就有办法。

6、转贴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阿弥陀佛!

7、即使如是,佛教还是不提倡用神通,《维摩经》曰:“以神通慧,化愚痴众生”。佛、菩萨、大阿罗汉之所以显神通者,只为度化下劣根机,愚痴众生而已矣。

8、「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毁谤、讥讽、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9、我慢,自高自大,侮慢他人。“一切诸慢,凡慢有我,比贪嗔痴三毒更毒。前三毒虽毒,终有休时,独我慢一毒,在人道慢人,在鬼道慢鬼,在畜道慢畜,任居何处,有处生慢。

10、成佛无平坦大道可走,科学也无平坦大道可走,但成佛的路更难。显法说成佛要经过三个无量劫,有的说40多亿年才能成佛。这个说法对不对,没有详细研究。

11、Enjoyafinelife

12、对佛法僧三宝不敬,是极损害修行的,一切僧都是僧宝,皆应礼敬谦诚,即使个别僧人见地不如某居士,但光那戒体就值得每一位居士礼敬,因为戒是佛法的骨架,只要修行人能严格持戒,总会成就,所以,持戒居士都理当敬僧。

13、释迦牟尼佛是觉悟的大圣者,具有无上的大神通,可是当毗琉璃王最终决定要灭绝释迦族时,还是没有用神通来阻止。佛说:“释迦族受到宿世罪业之报,终究要倒塌的”。

14、后来,我从中坜、新竹又辗转来到宜兰雷音寺(1)弘法,之后的十余年,我的经济都非常拮据。其间曾经有人要认我作母子兄弟眷属,甚至还有人希望我能继承他的地产家业,都被我严辞拒绝。这时我却听说一些同道因为生活艰难,纷纷另谋出路。如果当时我不能忍饥耐贫,岂不也是随俗流转,又那里能在日后发展弘法利生的抱负呢?所以,「忍耐」并不是胆怯,而是在面对生死存亡、荣辱毁誉时,还能够打从心里发出一种无比的勇气,坚守自己的理想。

15、寂天大师在《入菩萨行》中说:“人不能骄傲和鄙视别人,但对自身的仇敌——贪、嗔、痴等,要骄傲和鄙视,要坚决战胜。”

16、在佛教里,凡事讲究「发心」,谁发心,谁就会有前途。所谓「发心」,也不光是叫别人发心,重要的是要开发自己内心的财富、能源。

17、君不见东西德打破了耸立已久的柏林围墙,互相交流;欧洲各国也纷纷袪除过去的成见,为设立共同市场而孜孜努力,甚至以、阿之间多年仇恨,也因拉宾等人的一念之间而获化解。「忍耐」,实在是天地间最尊贵的包容雅量!「忍耐」,诚然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和平动力!

18、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20:35)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不肯施舍的人永远也无法体验得到的幸福。

19、其实,忍辱,不是一般说的忍饥寒饱饿、忍笑骂讽刺,或怯弱让步、吃亏受气;佛陀所提出的忍,是一种力量;面对外境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你能担当多少,就看你忍的力量有多大。

20、以此视角观察,垃圾人所行的恶事缘起性空,能行恶事的人也是缘起性空,乃至于你由此恶事而产生的种种不满情绪依旧是缘起性空。

二、佛说包容的句子

1、用于智慧:神通不能祛除根本烦恼系缚,如无智慧,有了神通反而徒增烦恼,所以能在平常生活中体会佛法的真谛,净化三业,一切以道德行事,才是真正的神通。

2、点击上面(禅学佛语)即可免费订阅!

3、许多人求名求官,到一定层次后,并不为图利,而是心底里渴望被别人仰视、羡慕,喜欢被人前呼后拥、高人一等的那种虚荣、面子,这些都是我慢,最愚蠢了,但世人却乐此不疲。

4、我今已年近古稀,自愧还是在忍耐上不断学习、突破,在生活当中,对于佛说「忍」的三种境界体会颇多,我以为:「生忍」,是为要生存在人间蕴酿的耐力;「法忍」,是在转识成智,用佛法所产生的智慧;「无生法忍」,则是随缘随处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灭的自在境界。能够拥有「生忍」,就具足面对生活的勇气;能够拥有「法忍」,就具备斩除烦恼的力量;能够拥有「无生法忍」,则在在处处,无不是桃源净土、自由自在的世界。(佛光廿七年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5、说到发心,人究竟要发心什么呢?举凡在生活上,你发心吃饭,就会吃得欢喜;你发心睡觉,就会睡得沉稳;你发心打扫,就会扫出清净;你发心读书,就会念出佳绩;乃至于你发心忍耐、发心吃亏、发心谦虚、发心尊重人、发心为人服务、发心牺牲奉献,就会把人做好。如此一来,人生必然会成长进步了。

6、更进一步地,忍辱不仅仅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被动忍耐,当我们通过学习佛法了解到世间万象的本质,这一切不过是因缘和合而形成的暂时假象,等到因缘消散自然了不可得。因此,是缘起法,本无自性。

7、无生法忍,是更高的不生不灭的境界了;也就是了知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平等不故能达到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若能随处随缘地觉悟无生之理,则无所谓忍或不忍,一切都是法尔如是。

8、丛林里有谓「千锤百炼」、「千生万死」,要成为上等的出家众,必须经得起种种的委屈、苦难、辛劳。所谓「黄金还得洪炉炼,白玉还须妙手磨」,没有大洪炉的冶炼,哪里能有珍贵的黄金?没有精心磨制的工夫,哪里能有晶莹剔透的白玉?同样的,一个人没有忍耐的功夫,不能忍受物质上的缺乏不足,不能忍受世间的苦难压力,不能面对人生的挫折伤害,就不会有办法。

9、记得在丛林参学十载,为了服务大众,除了平常的劳动出坡以外,我自愿发心典座煮饭两年、饭菜行堂六年、担水司茶一年半。初来台湾,为了报答寺院收留之恩,除了上课教书以外,我发心做一切苦役,每天打六百桶井水,清扫数小时落叶、水沟、茅厕,每天还要拉车到十余里外的市场,购买八十余众的油盐柴米。虽然与当地住众、信徒言语不通,勤快的工作倒也博得大众的好感。只是有谁知道,我常常因为体力透支而晕眩呕吐,往往一阵天旋地转后,我又默默地咬紧牙关,继续未竟的工作。

10、龙钦唐卡,结缘十方,共享吉祥!

11、忍辱:在修行途中,与我们关系更为密切的,就是修忍辱波罗蜜。忍气吞声、忍苦忍难,忍受别人的责怪,忍受别人的批评,往往让我们觉得非常吃亏;所以一般人对忍饥忍饿、忍苦忍难,都还能堪受,但对于忍一口气,却感到心不甘愿,尤其受到委屈、冤枉的时候,就觉得非要与你抗争不可。

12、第慈悲是佛法,有慈悲就有办法。

13、佛缘,是忍耐一切。忍耐是不忘记自己的使命,让意志更加坚定。

14、安于慈悲:一切修持一旦离开慈悲,即为魔薮,缺乏慈悲心的神通,如虎狼毒蛇;

15、法忍,即所谓的「八风不动」:生活上的一切,世间上的一切诸法,忧悲苦恼、功名利禄、人情冷暖等,不但不为所动,而且要能真正地认知、处理、化解、消除,进而转化、升华。所以,在人间唯有忍,才能认识、才能接受、才能担当、才能解决。

16、我出身贫穷的苏北,十二岁出家以后,生活更是清苦,然而贫寒适足以励志,我刻苦耐劳的性格就是在这个时候孕育而成。二十三岁那年,我随政府播迁来台,在兵荒马乱之中,所携带的包袱不慎遗失,我身边一无长物,当时的寺庙又不接受外省人挂单,我只得过着四处飘泊,风餐露宿的日子。记得我曾经在狂风暴雨中,摔到沟圳里,被水冲走了好一段路;也曾经在烈日当空下,晒得汗流浃背,头皮发麻。最后好不容易从台南走到台中,感谢宝觉寺林锦东先生肯留我小住数日。

17、神通不敌业力,魔有神通力,但无觉悟、智慧,难以脱离魔道。

18、为什么法师大德很多,却从没有对外自称明心见性,自说开悟的呢,因为放下我执才能见性开悟,“我”都没了,那开悟的是谁呢,若说是佛性,佛性本来不迷,何谈开悟,若说是众生妄“我”,但“我”本虚妄。所以凡对外自称开悟的,都是大我慢的众生妄心,实未开悟。

19、图说:大师出任「中日佛教关系促进会」会长,率团员心平(左二)、煮云法师(右一)等一行二十三人赴日访问。19佛光山提供

20、目犍连是佛陀的大弟子,号称神通第一。相传,目犍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连通过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食用,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焰灰,目犍连大声向释迦牟尼佛哭救。

三、忍耐的佛语

1、(星云大师对你说)忍耐就是力量

2、幼儿以啼哭为力,然而一旦流出眼泪,力气也耗尽了;妇女以娇媚为力,然而一旦使出娇媚,气势也消失了;莽夫以拳头为力,然而一旦伸出拳头,正气也瓦解了。唯有真正的菩萨行者,他们以「忍耐」为力,以慈悲为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所以能一鼓作气,排除万难,成就福国利民,饶益众生的丰功伟业。

3、忍辱度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所谓“他人加毁,名之为辱;于辱能安,目之为忍”。可见忍辱表现出来,最平常的心行法相便是面对不如意的环境采取忍耐。但又不同于一般世间的忍耐,佛法中的忍辱更强调“于辱能安”的“安”字,也就是不仅仅在行为上不采取报复,甚至内心也不产生瞋恨怨恼的念头。因此,佛法中常将安、忍二字合在一起,称为安忍。

4、「英雄只怕病来磨」,我素来身体结实,然而也有好几次病痛的经验让我苦不堪言,在丛林参学十载,我曾经生烂疮,发疟疾,虽然辛苦难耐,足以致死,但是从来没有寻医就诊,为的是已将「色身归于常住,性命付予龙天」,只好用信仰和时间治疗。不知是诸佛菩萨的加被,抑是忍耐力量所致,我都能不药而愈。其他如感冒、牙疼、眼痛、脑热,就更算不上什么毛病了。所以及至年长,遇到再厉害的感冒,再严重的病痛,我也惯于忍住苦楚,继续弘法写作,常常等到工作告一个段落时,才发觉自己也奇迹似地恢复了健康。

5、生气有用吗?不生气,也不要忍耐,而是用宽阔的胸怀包容下,如此,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保持轻松的心态,如能做到这种境界,会让你受益一生。

6、天耳通:能听极远方音声,包括言语等;或能跨过障碍物听到音声(例如:密室对谈);

7、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马太福音10:26)谁会相信秘密这码事?两个人的事情就不是秘密;一个人的事情上帝知道。

8、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 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9、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10、佛说:“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是故举凡于凡夫、居士面前显神通者,都是在临命终时。

11、佛缘,是一种平和的心境。人的心思很不稳定,它很容易受引诱,佛教会我们用一颗平静的心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

12、第和众是佛法,能和众就有办法。

13、祈愿三宝加被阖府平安吉祥

14、一九五四年,我二十七岁,开始撰写佛陀传记,在《佛遗教经》中看到这么一段话时,心中感触甚深,我检视过去颠沛流离的岁月,自忖若非凭仗忍耐作为舟航,如何能安然度过苦难连连的时光?我又盱衡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人我是非的生存,自觉更须坚此百忍,方足以应付万难。从此,我时时刻刻以「忍耐」作为我为人处事的圭臬。多年后的今天,回顾往事,我深深感到:「忍耐」,实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15、公司收入的部分款项将用于公益事业,我们愿与大家结伴同行,把佛法慈悲喜舍的理念融入到生活里,祈愿世界和平美好。

16、图说:佛光山分布于海内外弘法的弟子,都是经过丛林学院的教育养成。

17、宿命通:能知众生的过去宿业,知道现时或未来受报的来由;

18、北传十波罗蜜为六波罗蜜后加了“方便、愿、力、智”四波罗蜜,称为十度。

19、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你要做的就是拓宽自己的心胸格局,破除自己的自私自利。当你内心生起的这种菩提心以后,生起这种慈悲心以后,这种心胸那就不是忍了,而是悲悯了。

20、尽管如此,这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并以此方向激励我们深入学习经典教义。更重要的是,明白了生忍和法忍的内涵,我们便知道佛法中的忍辱绝非一般世间的懦弱、窝囊——后者是心怀愤懑的无可奈何之举,而忍辱是一种智慧、一种力量、一种担当。因此《佛遗教经》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唯有彻悟无生之法的圣人,才能真正懂得忍辱深义!

四、佛教 忍耐

1、如《大智度论》所说,生忍就是众生忍,所忍的对象是一切众生。世间众生未断烦恼前,都在因果轮回之中,因为不同的因果导致有人生而为人,有人则可能转世为畜生,有人富贵康泰,有人贫贱多劫……

2、记得有一回,我向家师禀告学院一位教授推荐我去读国立教育学院,家师听罢,骂我:「混蛋!怎可到社会念书?」还给了我两个耳光。事后我丝毫不感到生气,想想自己也的确混蛋,怎么会想到社会上去念书。反观时下许多青年贡高我慢,动辄反抗,真是令人担心他们如何在大时代中迎接各种挑战呢?要想成大器,必须先在生活上学习「忍耐」。「欲成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对于逆境,先忍之于口,是为下忍;再忍之于面,是为中忍;如果能做到凡事不动心,那才是上忍。

3、(1)1953年,大师应李决和、林长青居士之邀,前往驻锡,旋即筹组「宜兰念佛会」,展开弘法度众工作。

4、在这个人生社会里,光靠自己一个人是无法成功的,人不能孤芳自赏,一定要有团队、要有很多人帮忙,才能成事。即使成佛,所谓「一佛出世」,也要「千佛护持」呀!

5、体肤的饥寒、筋骨的劳苦可以藉意志力来克服,心中的委屈、他人的误解也可以用平常心来对治。一般人最难忍受的还是名节的无端受损、人为的故意抹黑,然而在几十年间,这些我全部都遭遇到了。我在大陆时,共产党说我是国民党的特务,要将我杀害;来到台湾以后,国民党又说我是共产党的间谍,要将我枪毙。弘法初期,由于办了许多创新的佛教活动,而被社会误解,被同门批评(2);有时为你戴红帽子,有时又为你戴黄帽子,红帽子是解严以前的台湾可以砍头的罪名,黄帽子是在佛教里置你于死地的居心,然而我并不急于争辩,只是尽己所能,为所当为。

6、那些自以为有些神通,动不动就拿维摩诘菩萨举例,自称许多居士修证、见地比和尚还高的人,或者把僧宝只局限于有修证见地的高僧,或者只礼敬当家大和尚,不礼敬年轻和尚,对一般居士就更甭说了,都不如他,这些分别心都是大我慢。

7、http://www.fgsbmc.org.tw/index.php

8、古德说:「唯忍能安。」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安乐,更需要大家鼓吹人我互易、彼此忍耐的观念。能够忍耐一点委屈误会、忍耐一点荣辱毁誉,那就天下无事了。

9、当别人打你时,你是什么态度?别人污辱你的时候,你表现出什么态度?在名利面前,采取什么态度?这就是看你的菩提心修养程度,看你的神通大小和修持功力高低。

10、我今已年近古稀,自愧还是在忍耐上不断学习、突破,在生活当中,对于佛说「忍」的三种境界体会颇多,我以为:「生忍」,是为要生存在人间酝酿的耐力;「法忍」,是在转识成智,用佛法所产生的智慧;「无生法忍」,则是随缘随处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灭的自在境界。能够拥有「生忍」,就具足面对生活的勇气;能够拥有「法忍」,就具备斩除烦恼的力量;能够拥有「无生法忍」,则在在处处,无不是桃源净土、自由自在的世界。

11、第结缘是佛法,肯结缘就有办法。

12、住于净戒:有了持戒的修养,以戒律约束自己的身心,便不会依仗神通胡作非为,因为在净戒里才知道取舍;

13、因此凡是佛、菩萨、大阿罗汉等示现世间,弘扬佛法,皆现凡夫身。唯以戒、定、慧教化众生,绝不以神通接引众生。

14、那些“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之人,正是因为他不相信善恶因果之理,所以才会做恶事,落得今天这样一个完全被暴戾之气所支配的地步。如若没有过去的恶因,又怎么会有如此恶果呢?

15、佛陀十分赞赏富楼那为法忘躯的道心,以及忍辱负重的弘法决心,于是允准了他的传道之旅。

16、龙钦唐卡是由大圆满龙钦宁提导师开光并加持,此唐卡无论是以清净心供奉佛堂,还是以欣赏为目的的悬挂赏析,都能使持有者福德增上,也能使有缘者获得修行的法益。

17、图说:大师登上海拔四千公尺高的北印度山区拉达克弘法与赈济,忍着高山症主持皈依典礼。19佛光山提供

18、在《阿含经》里面提到,忍,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意思是说,我们要生存、要生活在这一个世间上,唯一的智慧力量,就是忍耐。

19、他心通:能知众生心念造作;

20、2003年。佛光山提供

五、佛教不与人计较的说说

1、品藏茶,鉴唐卡,结善缘,增吉祥,请来“龙钦唐卡”。

2、作者: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

3、典故源于印度佛教传说,其言出自佛祖坐下大弟子阿难。一日,阿难对佛祖说:我喜欢上了一女子。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这是一见钟情便倾心一世?还是不问回报而付出等待?阿难,某日等那女子从桥上经过,那也便只是经过了,此刻你已化身成了石桥,注定只与风雨厮守。这一切他都明白,仍旧只为那场遇见而甘受造化之苦。因为他知道这是命中注定,是属于他的内心的禅。

4、佛教是无神论这是没问题的,和印度教比印度教有神有阶级,佛教反对这些。佛教是无神论,经典中无法体现,他无法说没什麽,只能说有什麽。有佛佛是自性佛,这就直接否定了神。

5、今天,世界到处斗争、战争,凶杀案件频传,法院里的诉讼告状堆栈如山……,都是因为大家不能忍一口气。到最后,有的不能胜过别人,自己就心灰意冷;有的就是胜过别人,却让人受苦、受难、受委屈,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快乐吗?这样的快乐能持久吗?

6、过去,佛陀经常告诉弟子:「我是众中之一。」也就在昭示我们:人是离不开大众的。因此,在现实社会里,合群、随众很重要,让大家都欢喜我,都成为我的有缘人,比财富的获取还要来得更重要;否则,就算你拥有再多的钱财,但是在待人处事上却不被人接受,又怎么会有出路呢?

7、佛缘,是心与佛的交流。修佛是修心,佛无处不在。

8、但也有人会问:这种回应方式固然符合佛法慈悲的精神,也是忍辱的应有之义,但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来说,似乎更像是懦弱、甚至窝囊的表现,而且我们的忍让甚至还会成为助长他人罪恶的帮凶。忍辱是否就是懦弱和窝囊呢?

9、(3)1964年出版。大师组团前往泰国、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日本、香港等国家地区参访之纪实。

10、众生平等,这个词儿不是说说原文,也不是佛主持人,没你说的那个应该是在华严经里边有个一句话就是,众生竟有如来智慧德相,却因为妄想分别执着不能得证若离妄想分别执着,主要如来智慧得像忌讳现钱,说明什么道理呢?就是众生供养有,如来的智慧都是妄想,分别执着所障碍,做到所以修行过程中就是要针对这个方面来入手,逐渐的修行,修行的高级阶段就是修行,就是调整思想境界嘛,修行无,我又是罗汉层次了,最后呢?没有分心了,就是菩萨城市了,最后没有妄想了,往前成佛了,这是一个渐进的这么一个过程,最后提到人乳人乳,他是有种层次的,他是修行当中的一个重点环节,不是说一味的忍让,还是有具体说明的

11、所以,人生最有价值的就是要「给人接受」。一个健全的人,处众必须注重人和,给人接受;为了给人接受,你对人就要礼貌、恭敬、谦虚,做事就要勤劳、正派、负责。如此,人家接受了你,你成为了众中的一分子,也就会有前途、有未来。

12、因此,对于这种种恶劣行径,我们要做的不是像之前的他一样,起恶念做恶事,而是要以善良之心始终保持自己的宽厚慈悲,做一个慈悲包容的人。这就是生忍。

13、世界上,再好的田地,如果没有人去开发、种植,就不能五谷丰收;再大的土地,如果没有人去开发、建设,就不会有高楼大厦。同样的,人的心如田、如地,我们也要想方设法去开发,心里的宝藏才会出土,心里的能源才会流出。一个人的发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发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倘若你不肯发心,成天妄想着成功从天而降,又怎么可能实现呢?

14、有了神通如何不会走入歧途:

15、人间佛教是佛陀对人间教化的佛教,不是哪一个国家的,哪一个民族的,哪一个个人的。普世的人,只要与佛有缘,都是佛陀人间的信徒。本文为年届出家近八十年的星雲大师口述,由弟子等记录。大师生来有人间性格,和佛陀、历代推动人间佛教的大德遥相呼应。他一生遵循着佛陀的教法,促进佛教的团结,推动佛教的人间化、现代化、艺文化、大众化不遗余力,对人间三好、四给、五和、六度万行一生奉行。大师自觉老迈体衰,眼耳退化,难再闻问世事,但〈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一文,从大师心田里流泻出对佛教古今、未来的看法,甚为难得。这也是他把一生的行事供养人间的佛陀。

16、智(波罗蜜多):大智慧是登地菩萨以上修的,包括受用法乐智和成熟有情智两种。受用法乐智是对万物的特性和共性完全通达的智能。成熟有情智是能够观察一切众生的素质并能对症下药的智能。

17、乃至初到台湾弘法布教,由于当时正信佛教并不普遍,再加上我是外省人氏,常有人不怀好意地对我指指点点,甚至从中阻拦一些好因好缘;也曾有人故意骚扰说法,乃至纠众持棍,怒目以对。对于这些差别待遇,对于这些误会滋扰,我从来未曾怨恨,只是一心一意地做好出家人的本分,以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诚意,以静默来响应一切的动乱。所以,「忍耐」并不是退缩,而是用平常心去对待人间一些不平的境界。

18、经常有一些青年想要跟随我出家,我觉得,出家之道倒也不一定要你具备什么大智慧、大修行,但是至少要能忍耐。如果你能忍耐,就等于一个有力气的人,可以挑担一百斤、八十斤,少者也能挑个六十斤;假如你连一点忍耐的力量都没有,五斤、十斤的担子都不肯挑,一点风吹草动,就埋天怨地,所谓「一屁打过江」,哪里能有什么办法呢?

19、忍辱(羼提波罗密):包括生忍和法忍:其为菩萨能忍受一切有情侮辱而不生瞋业,以及外界的寒热饥渴等,南传菩萨道亦译为“忍耐”。

20、禅宗有个公案,宋朝高峰妙禅师为了对治自己的昏沉,於是在峭壁上的妙高台打坐,妙高台很小,只有一个人的位置那麼大。如果打瞌睡就会从峭壁上摔下来。起初很有效,日子久了,又开始昏沉。有一天打坐时竟然睡著了,一不留神,栽了下去。掉到半山腰时,忽然觉得有人双手接住他,又把他送到妙高台上。

相关说说大全

搜索
说说大全分类
说说大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