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舟个性网-qq个性网名大全、经典网名、可爱女生网名、霸气男生网名、情侣网名大全

热搜词:qq网名 个性网名 霸气网名 女生网名 男生网名

冉舟个性网 > 说说大全 >  正文

有关勤俭节约的典故【精选100句】

admin 2023-09-13 16:19:54 说说大全 59 ℃

一、关于勤俭节约的典故

1、据说有一次他打算建造一个露台用来欣赏山水风景,结果听说建造费用需要大约十户人家的收入,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个想法。

2、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培根

3、他甚至还自己参与农作,皇后也亲自采桑养蚕,宫内的开支也是一省再省,连皇帝的龙袍和皇后的凤袍也经常打着补丁。汉文帝还下令对于八九十岁的老人,由国家进行供养。此外,他减免百姓租赋和徭役,废除盗铸钱令,开放山林川泽,使得社会经济迅速得到恢复。

4、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

5、何以要“俭素”?司马光以丰富的史实作了论证。

6、当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生活十分窘迫。他绞尽脑汁,精打细算:每月初取出这个月的生活费,把它们分为30串,挂在屋梁上。每天早上挑下一串来使用,如果有剩余就放进一个大竹筒里,用来招待客人。就是这样节俭度日,苏轼依然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7、邓颖超在悼念周恩来的文中说: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整整居住了26年,这里始终保持着庄严、幽静、美丽与朴素的开国总理风格。

8、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9、由于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以事实说话,很有说服力。

10、两母子食过热气腾腾的米饭便要离开,奶奶慈悲,让她们留宿了一晚。考虑到那时个个都是勉强糊囗,她们再乞讨下去也没几个人有能力去接济她们。所以,第二天早上,奶奶赠予两母子一些粮食和些许钱才让她们回家。

11、不过母亲虽不受宠,但是母凭子贵嘛,儿子是非常争气,并没有走上怀恨在心,报复的歪路,反而贤明勤俭,才成就了后来的帝王之路。

12、自此,陈新杰生活中克勤克俭却慷慨捐资公益事业的行为,持续到现在已经30多年。

13、又如“石崇以奢靡夸人”,便引来了杀身之祸。

14、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

15、出身贫苦农家,十分倡导节俭。

16、奶奶不但用一个两兄弟结婚分家后,一个勤劳节俭,一个懒惰奢侈的故事不同结局来启发我们,勤俭永不穷,坐吃山也穷。

17、奶奶平日的教导,使我深深领悟到,勤与俭的重大意义。

18、司马光从这些史实中得出结论:讲奢侈者,“居官必贿,居乡必盗”,必然落得个“败家丧身”的下场。

19、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2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二、有关勤俭节约的典故

1、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美丽丹东

2、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谚语

3、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4、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5、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简里,以备意外之需。

6、春秋时期,齐国相国晏婴身居高位,生活非常俭朴,从不讲排场,办事亲力亲为。在家吃饭只吃一份肉菜,家人也不穿绫罗绸缎,只穿布衣。他从不炫耀权势,居功自傲,说话非常谦虚,勤勤恳恳地辅佐国君。

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8、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仔细品味。

9、毫无疑问,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司马光训子是为了“齐家”,他的思想是有局限性的,只会养成一些纨绔子弟。

10、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11、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

12、宋代是,程颐的学生杨时、游酢某次一同前往程颐家求教问题,来到老师家时却发现程颐睡着了,他们不忍打搅,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时天寒大雪,当老师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程门立雪”后来成为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13、东汉时,张勋和范式一同住在太学里读书,是很好的朋友。学成离别时,两人约定两年后的中秋节中午在张勋家再见。两年后中秋,张勋杀鸡备饭,正午时范式果然从数千里外赶来。两人交友诚信的典故也由此流传。

14、香港富豪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咕辘辘地向阴沟滚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见状,立即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后,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给保安作为酬谢。

15、今年是《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签署15周年,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成员国坚定遵循“上海精神”,树立了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

16、正是因为习惯了俭朴的生活,苏轼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起落,才能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胸怀。

17、赵柔是北魏人,一次他上街去卖犁,有个人要买赵柔的犁,赵柔要价二十绢,另一人见他要价太低,于是要出三十绢来买,赵柔却说,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利动心,还是卖给了原来那个人。

18、反正有他在的王朝,应该是盛世家园。

19、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

20、孔子认为不是帷裳,一定要裁掉多余的布。出自<论语>,"非帷裳,必杀之"。汉文帝,他常穿粗丝衣服,他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衣服拖地。帷帐不得织纹绣锦,听说建露台贵就不建了。大概出自<汉书>。曾国藩看到他的女儿穿一条绸裤,就让她换掉,他的家书里常有教导子侄多养猪,多种竹的话。出自他女儿曾纪芬的回忆和<曾文正公文集>大概是这样。

三、勤俭节约成语故事来源

1、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口腹之欲没有穷尽,懂得节制才能惜福延寿。)

2、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他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

3、有个内侍穿着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朱元璋发现了,气得他痛哭了一顿。

4、到他儿子范纯仁结婚时,范仲淹已经身居高位,经济相当宽裕了,但是当他听说儿子想用锦罗绸缎作为婚房的装饰,立即把他喊来训话:

5、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这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6、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7、6月15日,丹东市陆字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到振兴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员王星送来锦旗以及感谢信,感谢其耐心周到的服务。

8、东汉末年,刘备为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到其住所处请他,最后才等到诸葛亮。“三顾茅庐”后来形容求贤若渴的著名典故。

9、荀巨伯是东汉桓帝时的贤士。一次他去探望重病的朋友,恰逢胡兵围攻城。他不肯独自逃跑,甘愿用自己的性命。胡兵大受感动,率军撤回,全城都得救。荀巨伯对友情的忠诚也流传千古。

10、6月15日,汤池镇与上海东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书。该项目预计占地40亩,总投资1亿元,对于我区轻工产业创新集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区委书记栾春新、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穆文胜参加签约仪式。

11、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

12、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是“够穿了”。

13、就是勤劳节俭而得的那些许积畜,救了因失收而沿途讨饭的两母子。

14、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15、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管鲍之交、崔枢还珠、车胤囊萤、千里送鹅毛、许衡不食无主之梨……这些传统道德典故的来历和含义,你都知道吗?提升道德修养、学习传统文化,18个你应该知道的传统道德故事,转发,学习,收藏!

16、田 禾 宋朝司马光不仅对史学有卓越的贡献,而且以远见卓识,精心教育下一代,在一篇题为《训俭示康》的文章里,深刻地分析了何以要节俭的道理。

17、公元1080年,他被贬官来到黄州时,生活窘迫。为了渡过困境,他订出了一套特殊的计划开支办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

18、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

19、“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朴素为美”。

20、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范继亭

四、勤俭节约的典故和美文

1、后来,他又在朝廷中做了高官,但仍注重节俭,从不讲究奢华。他自订每餐只能一饭一菜,有客也只能增加两个菜,不许铺排,否则就拒绝用餐。一次,苏东坡的一个老友与他重逢,请他吃饭,他嘱咐朋友千万不可大操大办。

2、勤俭节约的民间故事

3、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生存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4、教师们结合历史典故、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了自己对勤俭节约的深刻感悟。

5、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6、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7、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谚语

8、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谚语

9、本期“道德讲堂”主题为“弘扬传统美德,厉行勤俭节约”,活动共分为“省自身”“唱歌曲”“诵经典”“学榜样”“谈感悟”“作承诺”“送吉祥”七个环节。

10、隋唐再造一统后,吸取西晋斗富奢纵的灭国教训,勤俭成为上至皇室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的共同价值追求,尤以隋文帝、唐太宗的身体力行为甚。

11、那是在大部分人靠种田得粮生存的年代,一旦失收或平时稍懒又不懂节俭的人家,便会常常面临捱饿的日子。

12、隋文帝在对皇子节俭教育上的失败,给唐太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坚持清静俭约、勤俭治国,打造出“贞观之治”的太宗,尤其注意加强对太子李治的教导,以确保治国路线的延续。太子“临食将饭”,太宗借机问道:“汝知饭乎?”太子回答“不知”,太宗告诉太子,“凡稼穑艰难,皆出人力,不夺其时,常有此饭”,端起饭碗就要想到农民在地里劳作的艰难,只有爱惜民力、不夺农时,才能确保粮食丰收,官民百姓有饭可吃。

13、范仲淹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4、因为孩子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较少,出现了节约的内在需求,有时他们却不知道怎样去节约,缺乏必要的节约经验、节约手段和节约方法

15、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周恩来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

16、负责工程的人将图样送给他审定,他当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

17、约翰洛克菲勒投宿:有一次,美国大企业家约翰到纽约一家旅店投宿,要求一间最廉价的房间。旅店的经理认出是洛克菲勒后,问他:“您为什么选择这样廉价的小房间呢?您的儿子来这时,总是选择最贵的房间。”“没错,”洛克菲勒说,“我儿子的父亲是百万富翁,而我的父亲不是。”

18、中餐时,几名校学生会干部早早来到餐厅门口,手举标语,提醒过往同学,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窗口前,同学们纷纷开启半份菜、小份菜、“2+1”等点餐模式,根据个人喜好和食量,理性消费;食堂工作人员也接到通知,替每位同学盛半份米饭,由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到固定地点适量自取;饭桌上,大家把“光盘行动”当成任务,细心地收拾每一片菜叶、每一粒米饭,更有同学互相比较谁的餐盘更干净。当天中午,忙碌的餐厅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飘散着“勤俭节约”的时代音符。午餐结束时,泔水桶里看不到米饭,只收集了少量食物残渣和汤水。

19、有个官员想用好看的石头铺设宫殿地面,被他当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朱元璋的车舆器具服用等物,按惯例该用金饰的,均以铜代替。他命令太监在皇宫墙边种菜,织造麻鞋、竹签自用,规定诸王子出城稍远,要骑马十分之步行十分之三。

20、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

五、有关勤俭节约的历史故事

1、司马光还举了许多正面的事例,讲明节俭是“大贤之深谋远虑”。

2、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锡伯族)谚语

3、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孔子要向他传授高深的理论,曾子本来坐着,听了便从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站立,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充分尊敬。

4、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5、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期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

6、创卫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7、多年后,那母子两人生活好转,寻来感谢奶奶。奶奶早已把这事忘了,母子俩讲起当年奶奶的接济让她们活了下来,若没有奶奶平时的勤俭节约得来的积蓄和善举,她们或许已不在人世,她们对奶奶千恩万谢……

8、可以从冰箱的排放、如何节约(比如光盘行动)、勤俭节约的名言名句、和古诗(比如《悯农》)划分好板块,冰箱的排放和如何节约可以大些,其余可以小些

9、0 范仲淹: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10、遗憾的是,并非每个王朝都能视“俭”为国宝。三国曹魏后期,奢纵之风弥漫朝堂。魏晋禅代,西晋建立的当月,即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十二月,开国皇帝武帝司马炎就“厉以恭俭,敦以寡欲”,下诏“大弘俭约”,力图扭转奢靡风气。司马炎下令从皇宫中撤出“珠玉玩好之物”,却将之“颁赐王公以下”,间接诱导开启了王公大臣的奢欲,导致朝臣炫富之事层出不穷,弘扬节俭的政策竟然走向反面。

11、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12、张良在成为刘邦军师以前,有一天在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让张良把鞋捡上来给他穿上。张良照做后,老人高兴地称他为孺子可教,并给他一本《太公兵法》。张良仔细研读,终于成为一代军师。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尊老爱幼的著名典故。

13、明朝建立后,按计划要在南京营建宫室。

14、中央政治局委员要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逐步换乘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安排会议活动和调研要简约、俭朴,不得奢华,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组织专场文艺表演,不安排超规格套房,一般不安排接见合影,不赠送各类纪念品或土特产,不安排宴请,不上高档菜肴,自助餐也要注意节俭。中央政治局常委外出考察时根据工作需要可由空军安排飞机,也可乘坐民航飞机;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外出考察乘坐民航班机,如有特殊情况需乘坐空军飞机,须报中央批准。

15、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

16、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够穿了”。

17、和司马光同时代的苏轼,不仅以诗词书画流芳千古,还是著名的美食家,自称“老饕”。东坡肉等一百多种东坡菜美食,相传大多都出自苏轼之手。可就是如此热爱美食,表示要“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的苏轼,在饮食生活上却异常节俭。他曾写下《节饮食说》,给自己定下规矩,“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平时自己吃饭,一杯清酒,一个肉菜;“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请人吃饭不超过三个肉菜,甚至可以酌情减菜;“有召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是,乃止”,别人请他吃饭也不能超过三个肉菜,否则就不赴宴。苏轼如此节俭的用意,“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这正是“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注脚。

18、让他自己尝尝赚钱的不容易,有意识的告诉他节约。21天,养成好习惯需要21天,坚持下来就好了。

19、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

20、王恭是东晋是名士。他从会稽当官后回家,同族的一个长辈去看到他坐在一张竹席上便说,你从东边回来,应该有不少这种东西,可不可以给我一张。王恭将席子送给他,自己之后却只能坐草席了。那人听说后非常惊讶,对王恭说,我本来以为你还有多余的竹席。王恭则回答,我为人平日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搜索
说说大全分类
说说大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