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舟个性网 > 说说大全 > 正文
李鸿章家训最经典四句【精选100句】
admin 2023-08-06 12:17:36 说说大全 59 ℃一、李鸿章家训名言
1、家训,对于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时,却是常用词,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
2、一个家庭习惯和家族行为准则,决定着家庭成员的行为取向,而榜样的言行则会成为家庭成员的行为模式,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3、曾国藩家教思想以其开放性的品质给当代教育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梁启超评价曾国藩是“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曾国藩“实为一大教育家”。
4、育儿亦如此,正所谓——正面管教,不惩罚不直接拒绝,不骄纵不屈从地有效管教。
5、父母给孩子的不平凡的教育,一定是快乐而愉悦的,这样的教育才是伟大的家庭教育。
6、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7、下部08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8、曾国藩治家,最讲究“家和万事兴”,除了家庭成员之间要有“孝悌忠信温良恭俭让”这些儒家的伦理观念之外,家人之间也要有情趣。
9、传递正能量分享人生智慧请分享到朋友圈
10、就是说要在公开场合、在明处宣扬一个人的优点,对于他的缺点与不足之处,则应在私下里予以批评和教育。
11、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12、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晚清时期的名臣,他们都是封疆大吏,都是参与到洋务运动之中的大臣,两个人之间有很强的联系,有纷争也有支持,有师生情谊也有同级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颇为复杂。
13、子女们如果有才,他们能够自己养自己,子女们如果没有才气,留下再多的钱也会被败光,所以也不需要留下了
14、但后人对曾国藩的为人、修身、治家却是出奇的一致赞誉。曾国藩作为一个从穷乡僻壤走出来的普通笨小子,却能经过一生的自我修行与磨练,成长为一代大儒、将帅、堂相,他这种个人努力和拼搏的经历和经验非常值得我去学习。
15、李鸿章一生一世有4子1女,以李鸿章针对清廷的忠诚和奉献,再加上他自身的影响力,按道理而言,他的后代应当也可以获得清廷的优惠待遇,今后的进步应当也不会很差,可真相真的是那样么?大儿子李经方李经方出生于1855年,原是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的孩子。1862年,早已现年40的李鸿章膝前却仍然无子嗣,因此李昭庆就将李经方抱养给了李鸿章,变成了李鸿章的第一个孩子。
16、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17、《曾国藩家训》被称为“千古家训之首”,但其实并不是曾国藩所著,是曾国藩去世后,李翰章、李鸿章兄弟为其整理编撰,再后有人不断的重新选编、出版,创作出民间广为流传的家训典范。书中从是识己、识人、识事、识道四个方面入手,把曾国藩一生教育子女、指点子弟,甚至培养后人的教育思想与智慧,力图做一个全景式的评述。
18、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
19、清朝官员的薪俸是不低的,特别是曾国藩最后已经升任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收入应该是很可观的。因此曾国藩虽然不至于过多么奢侈的生活,应该也不会过得很清苦,可是曾国藩和他的家人却一直过得异常清苦,而且曾国藩也在给自己的弟弟和子女的家书中告诫他们说“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可见在曾国藩看来勤俭节约才是兴旺的根本,而骄奢懒惰就是失败的温床,守得住贫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本期节目中讲解了曾国藩为什么会这么说,为什么一个“穷”字会让他坚持了一辈子。
20、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他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其文长于说理,卓然成为一大家。他这一首非常特别的家训诗,充分发挥了他对于心爱的小外孙喜爱之情,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如何按照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因材施教,顺应儿童的天性使其健康成长。若是翻译成现代诗歌,则是:
二、李鸿章家训最经典四句
1、李鸿章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为此,他积极筹备组建了北洋水师,但战败后,所有的罪责都得由他一人扛。从下面这件轶事中就可以看出李鸿章的真实与无奈。
2、清朝的朝服为了区别官员品级,将过去的朝冠改为了顶戴,喇叭形,无帽檐,外裹绫罗哦,上面镶嵌着珍珠,顶戴的檐边由动物皮制成,帽子后面还拖着一根长长的“尾巴”,它的名字叫做花翎,是官员品级和地位的象征。
3、家训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教育子弟或晚辈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十分宽泛,包括家庭生活、言行举止、个体修身、交友处世,乃至出仕从政、建功立业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中的精华被行之于文、传乎后世,便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家训文化。
4、曾国藩两次落榜后,不打算直接回湖南老家,而是选择去游历,但走到一半一分钱也没有了,于是决定去江苏睢宁向当时的知县易作梅借钱!通过交流,易作梅发现这个年轻人志向远大,将来定非池中之物,于是不等曾国藩开口,就主动借给了他一百两银子。
5、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晚清四大名臣左宗棠,就不是靠科举取得高位的。
6、李鸿章的下联不但骂日本人一直属于倭人,并且说他们是人面兽心的鬼人。
7、左宗棠,湖南省湘阳县人。他自幼随祖父和父亲学习儒家经传,十九岁求学于湖南名儒贺熙龄,一年后乡试中榜,后投身仕途,官居兵部郎中、闽浙总督、两江总督等职。他严守御“外患”与除“内忧”的忠君爱民思想,精心求学,积极探求“上慰宸辰,下安百姓,振刷纲纪,济时匡世”的途径,先后参与和指挥了围剿太平军、陕甘捻军及收复新疆等一系列战役,并推动了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在他的一生中,既有精忠报国、抵御外侮的积极一面,又有镇压农民运动的消极一面。但无论如何,他都应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
8、毛主席曾评价李鸿章“舟大而水浅也”,一语中的,李中堂为社稷而奋起的雄姿掩盖在了历史的重重烟雾之中,他默默的担负着骂名,直至死去。
9、其后安徽巡抚翁同书(同治帝、光绪帝之师翁同龢长兄)对太平天国战争时弃城逃跑,曾国藩起草《参翁同书片》时采用李鸿章之草稿:“臣职份所在,例应纠参,不敢以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当时翁同书之父翁心存正处高位),并因此更欣赏李鸿章的才华
10、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1、发布会现场,有个日本人写了一副对联来为难李鸿章,羞辱中华民族。
12、04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13、这属于中道的思想,既不放纵,也不太严。可见,父亲在家里一定要有尊严,父亲没有尊严,父子之间毫无规矩,嘻嘻哈哈,到关键时候管不了子女,就说明你没有威严,你说的话,子女不相信,他们没有把你当成家长一样尊重。
14、李鸿章的才华有目共睹,清廷对李鸿章当然是器重有加,从其佩戴的官帽就可见端倪。
15、陈国瑞一看就眼馋了,像他这种心狠手辣的家伙,羡慕的后果自然就是嫉妒和恨。
16、到曾国藩的晚年,为了勉励两个儿子及诸侄辈,在《诫子书》中写下了日课四条,作为遗嘱,那就是“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简单概括就是八个字:“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17、曾氏家族是典型的耕读传家。在曾氏家族历史中。五六百年都是寂寂无闻,虽有读书人,却无人考取过功名,连秀才都没有。但是,这个家族能够长期延续,自然有一种家族传统在维系,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有一副对联就是答案——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耕宜读。
18、曾国藩曾以《易经》举例说明家教要严的好处,他说:“故《易》曰“如吉”!欲严而有威,必本于庄敬,不苟言,不苟笑,故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19、他一生重视家庭教育,不论在京为官,还是在外带兵打仗,总是作有大量教育子弟的书信、文章。
20、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到要读书的地方就有很多,他认为读书就是止愚。孔子说:“唯上知(智)与下愚不移。”为什么说“下愚不移”呢?下愚者是指愚蠢者,没读过书,不明事理,所以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和行为。要想“暮登天子堂”,跟天子一起讨论国家大政,不读书能行吗?
三、李鸿章传名言名句
1、《左传·昭公十八年》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意思是说,天道远离人间,人道则存在于身边的社会人事之中,可以就近掌握。对于人所难及的事物,那就难料了。所以还是敬祖宗靠谱些。“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敬祖宗的时候就好像祖宗就在那里一样,要怀有恭敬之心。
2、晚清名臣李鸿章,也是一个家训书信不少的人物,按照惯常的思维,他要么讲训诫子孙处世之道,要么讲训诫子孙做官之道,可作者却选取了他在养生方面的家训思想,颇为新颖。须知中华家风家训文化发展到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与养生有关的家庭健康思想,这是城市发展、人口增多、医学进步的一种反映。到了晚清时期,这方面的内容,更是大量出现在家训领域。再联系李鸿章年近八十的高寿,那么他在养生方面的家训,就格外值得注意了。
3、他善于营造一种和谐有趣的家庭氛围,也特别重视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产生一种活泼的影响与启发。
4、家训是家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历代名人在这方面留下了大量的遗产,一眼望去,浩若烟海。体裁同样繁多,包括书籍、散文、书信、遗言、对联、政令,等等。仅仅要将它们系统地整理出来,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5、曾国藩没有给子孙留下任何财产,但他却给其后世子孙留下了能够世代不朽的真正财富,这就是以家书为体的曾氏家训。所以,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让曾家长盛不衰的家训到底藏着什么密码。
6、在曾国藩一步步从普通京官成长为掌管东南四省军务的地方大员时,他用自己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理念来管理自己的学生、幕僚、手下将领以及亲手创立的湘军集团。
7、如果您喜欢,请把(富琪国学智慧)传播给更多人,让自己的小爱变成世间的大爱。给生活多点精彩多点奇迹!
8、而张志沂尽管遭受了李菊藕的谆谆教导,可是一生并无很大成就。他这一生最高的造就,便是长出了一个着名作家,恰好是写下了着名小说集《倾城之恋》的张爱玲,变成了刘家最终的余晖。
9、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10、著名心理学家、“行为主义之父”华生(Watson,1931)的行为主义基本假设中,认为儿童是由环境塑造的,父母对儿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负有很大责任。他说:“把他们看做是年轻的成年人……你的行为要保持客观而坚决。”而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可以通过学校教学实现,也可以通过孩子的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
11、陈国瑞属绿营编制,是旧军制,不仅体制落后,武器也落后。
12、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13、其实,以当时的清廷执政者的软弱无能和对外态度,可以知道李鸿章成为了清政府的“替罪羊”。
14、李鸿章名言二:人生遭遇本有一定,但当尽其在我,以待事会之来李鸿章名言三:谣诼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
15、谣诼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
16、就算颜之推后“家训”之说盛行于世,但像著名的司马光《家范》、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的《帝范》等,还是不以“家训”为名,却也都是标准的家训作品。甚至像成册成卷的家书、家信,只要有教育的内容与意义,在古时也一概被称之为“家训”。
17、人生遭遇本有一定,但当尽其在我,以待事会之来。
18、那就让我们从曾国藩家训里汲取那些能指导我们生活的思想与智慧吧!本次分享我将分为上下两篇——育儿篇和育己篇,今天先为大家解读曾国藩对于教育子女、指点子弟的家训智慧。
19、有一位老人一个人生活,他特别喜欢安静,可每天都有一帮孩子在他门前嬉戏、玩闹,吵得他根本不得安宁。
20、出水芙蓉,光华夺目。曾几何时无复当初颜色?苍松翠柏,视似平常,而百年不谢也。
四、李鸿章的家训
1、一番激情澎湃的演说,出自李鸿章的嫡孙。在这篇演说当中,可以看出祖父在其心目中的无上地位。
2、“严教”是曾国藩一直倡导的。他认为“治家贵严,严父常多孝子,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而流弊不可胜言矣。”
3、尽管“功成名就”,但因为有李鸿章代签的那一系不平等条约,后人又都称其为罪人。
4、我们都知道在儿童教育中有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叫作赏识教育。尤其是儿童成长阶段,信任、尊重、激励是儿童在心智上快速成长的关键。
5、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栗,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世上最难写的字,莫过于自己的名字。王爷,你的路还长着呢,让老臣替你签!
6、那么,钱氏后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7、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
8、这就是《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故事》要告诉读者的事情。作者匡济编著此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将其作为一本“家训名言警句集成”或者“家训摘录”,而是要使其成为一本立足于家风、透过家训,深入到历代名人的家庭历史中去,剖析他们在家庭建设方面之成败得失的新颖书籍。
9、第三天,当老人只给每人一分钱的时候,孩子们终于爆发了:“我们为你制造热闹容易嘛!你这么抠门,我们再不来为你服务了!”从此,老人又找回了安静与安宁。
10、李鸿章名言一: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
11、曾国藩后来一直记得这个事,一直都说这是他一生酷爱读史书的一个最重要的起点。
12、办天下大事,贵实心,尤贵虚心。非真知灼见不能办事,亦不能论事,贵耳贱目,最足误事。
13、虽然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孔鲤的教育,但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所以这段记载也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范之而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和“不学礼无以立”则成了古代早期家训的典型内容。
14、他不杀不打不骂,而是从扬善处入手,出人意料地化解了矛盾。
15、家庭中建立榜样的力量,可以让儿女得到精神境界的提升,让他们在注重自我修养的同时,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和内在的道德需要结合起来。家庭中成为榜样的家长,能够赋予儿女们成长的自主性与自为性,引导着他们去反躬和比类自身的生活,为儿女成人成才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16、曾国藩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还特别强调“勤以持家”。这个勤以持家在曾国藩那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一是做家长的要勤以言传身教。
17、由此,大家看出曾国藩父亲曾麟书教育方法的高明之处了吗?不戳痛处不指责,四两拨千斤!平平淡淡就把儿子两次落榜的心理负担给除了;
18、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恨岂人大福。
19、曾国藩曾总结四类家族的“兴衰周期律”,即官宦之家、商贾之家、耕读之家、孝友之家。与我们的常识性判断恰恰相反,他认为官宦之家最易衰败,商贾之家次之,而延续长久的大多是耕读之家和孝友之家。
20、这个日本人出的上联是:“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上联的意思不言而寓,指有马有弓的日本人兵强马壮,他们还有八个大王,个个能征善战,中国在他们面前不堪一击。
五、李鸿章家规家训
1、当我还是一名优秀的水手时,就知道必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2、相对于组建湘军建立功勋,且良好的为人和家训而名垂青史的曾国藩,后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3、现代社会,职场生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假如曾国藩生活在当下,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职场达人。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可见曾国藩深谙为官之道,很会处理君臣关系。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家书中,也曾经告诫他们,官场上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居官要以坚忍为第一要义。但是一向主张要坚忍的曾国藩不仅敢跟咸丰皇帝叫板,而且还敢跟咸丰皇帝撂挑子。曾国藩认为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人臣的本分。本期节目,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郦波讲述什么是为人臣的本分、曾国藩跟咸丰皇帝发生冲突的原因以及曾国藩的为官之道给我们现代人的启示。
4、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5、发奋图强是中华民族的本性。(名言警句m.lzcn)绝无出路是腐朽的政府的必然下场。
6、三戒:说人之较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7、所谓“自厚”就是一种做大事的胸襟与胸怀。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曾国藩不仅把“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当成一种处世的智慧与艺术,更把它当成一种自我修行的方法。
8、现在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去推崇要敢于说“不”、敢于拒绝的人事原则,但我们静下心来想想,敢于当面拒绝这种行为本身形式的意义是否大于了其内容呢?直言说不就意味着你们要进行一场battle,很有可能两败俱伤;而曾国藩更多的是表面答应下来,但是以另一种形式去拒绝了说“不”本身的内容,这种化解没有面对面的碰撞与抵抗,更不是委曲求全的避让,而是一种大智慧、高境界的解决问题方式,是“以柔克刚”。
9、而晚清的李鸿章却也佩戴了三眼花翎。
10、对于社会来讲,批判更有利于发展;但对于个人来讲,鼓励更有利于成长。
11、他是晚清重臣,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一代封疆大吏;他也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与李鸿章等人一起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这样一位对中国历史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史学界和公众对他的评价是多样化的,有关他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但他治家与教子的理念却一直被大家所赞赏和学习。
12、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却是一个家族能长久下去的真理所在。中国人的信仰体系,一般来说有两个:一是信天命,“天”就是天帝,中国人畏天;一是信祖宗,我们在遇到重大难题时,常会给祖宗上炷香祷告一番,希望祖宗保佑后代平平安安之类。要知道,老天离我们远,只能敬畏;祖宗才是我们生活中存在过的,离我们很近。
13、清朝200多年的历史里,包括李鸿章在内也只有七个人获得过三眼花翎,可以说这个荣耀是极为可贵的。就连乾隆最赏识的和珅也获得过二眼花翎。可见李鸿章当时有多牛。
14、柔克者,非事事将顺之谓柔也,绕指柔中自有百炼刚在。
15、六戒:凡筹备大事,以识居多,以才卿;凡出有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住于半。
16、由此可见,家庭当中应该树立起榜样,让榜样的力量带领孩子,让孩子在家里所接触到的每一种现象、每一种行为、每一种语言、每一个眼神,都成为接受内化的过程。这个榜样可以是父辈,也可以是祖辈,让他们以最正面形象,让家庭中良好习惯得以继承和发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敏感而善于模仿的孩子们正在默默地观察整个世界,他们所接受到的信息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对象,他们会默默地收集所看到的一切并收为己用。而父母与家庭成员是最先被孩子无条件的认定并无意识地模仿的,因此家庭成员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使其得以开阔的眼光去认识世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7、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曾经给自家的小外孙写下一首诗《赠外孙》:
18、正是基于此,本书的作者结合家庭的相关功能,以及历代名人生活的历史社会背景,在考察他们的家风建设中,侧重于为人、处世、做官、求学这四个方面,将勤俭、孝顺、清廉、励志、自立、仁厚等传统家风中的元素,用这些名人在这四个方面的言行来分别加以检验,看是导致了“功能受损”、“功能障碍”,还是“功能良好”、“功能强化”。
19、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0、近代,因为邻国日本的入侵,国人奋起发抗,最终打败“日本鬼子”鬼子,把他们赶出了中国境内。
- 上一篇:李鸿章家眷【精选100句】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说说大全
- 搜索
-
- 说说大全分类
-
- 说说大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