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舟个性网-qq个性网名大全、经典网名、可爱女生网名、霸气男生网名、情侣网名大全

热搜词:qq网名 个性网名 霸气网名 女生网名 男生网名

冉舟个性网 > 说说大全 >  正文

赞颂李鸿章的诗句【精选100句】

admin 2023-08-06 12:17:18 说说大全 59 ℃

一、李鸿章诗句秋风宝剑孤臣泪

1、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2、怡性情|启哲思|长知识|助谈资

3、不过,也并非毫无线索可查。前文提到,李鸿章临终前夕,写过一封遗书,给远在上海的好友盛宣怀。内中附有这样一首诗:

4、李鸿章临死之际,还是在担忧这国家天下,担忧这大清的未来,他作为臣子,兢兢业业,为清朝做了许多的事情,为慈禧而分忧,这值得慈禧为他而落泪。

5、欢迎置顶,或将诗放在生活的桌面

6、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7、公元1858年,35岁的李鸿章眼看着功名无望,再去投奔这位授业恩师。他这一生,堪称得一个“大”字,才大、志大、功大、业大,为人谋事也气象大、格局大,都与这位好师傅的栽培分不开。但此时曾国藩认为,李鸿章虽说才堪大用,却性情不稳,向来妄自尊大,好大喜功,必须折他的锐气,方能成就栋梁材。于是他对投奔他的这个弟子说,我这里是浅沟,容不下你这大船,你另往别处去吧。

8、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啊!

9、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10、为臣难,为乱世之臣的尤其如此。不过是在沼泽里行步,不留神就会晚节不保,万夫所指。不知道这时候李鸿章有没有想起自己在天津教案中被世人诟骂的师傅曾国藩,想到年轻时候那个意气风发,要激浊扬清的自己!

11、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12、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一沤。

13、这首诗是临终之际的李鸿章口占七律中的一首。

14、后来他在用兵方面的成就,又远远超过了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治理道路崎岖的蜀国时,能够使得官员都不怀奸险,百姓都自强自立,但李鸿章做了几十年的重臣,不能使国民团结友爱,让他们为己所用。诸葛亮死的时候,所有财产只有成都的八百株桑树,李鸿章却以豪富闻名天下,怎么差距就这么大?至于他们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犬马恋主的忠诚,也倒是很相似。

15、这是李鸿章的一首临终诗。全诗如下: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16、寻常人遇此失意,其不以忧愤死者几希。虽然,彼以七十三岁之高龄,内则受重谴于朝廷,外则任支持于残局,挺出以任议和之事,不幸为凶客所狙,犹能从容,不辱其命,更舆榇赴俄国,贺俄皇加冕,游历欧美,于前事若无一毫介意者,彼之不可及者,在于是。

17、这个罪名不应该推给李鸿章,罪魁祸首是腐朽落后的清朝。李鸿章更像是是一个挡箭牌、替罪羊,国家强大,外交官才能为自己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国家弱小,外交官也无能为力。李鸿章对近代的中国发展是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能一棒子就打倒一片人。

18、撰文:蔓草如刀|编辑:蔓草如刀

19、十六个月后,李鸿章被安葬于安徽合肥东乡夏小影。夏小影就是现在的大兴集。这一带安葬着宋代名臣包拯和朱元璋部下大将张得胜。待到李家墓地落成,当地就有了“一里三公”的说法,三座墓地处在一平方华里之内。这是李鸿章生前认可的墓地。1892年,李鸿章夫人赵小莲去世后,他在给儿子李经方的家信中,曾谈到对身后丧事的安排:

20、两宋三百年,共送给辽金西夏多少钱?

二、赞颂李鸿章的诗句

1、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对华战争。联军很快攻占天津,进入北京。慈禧带光绪帝出逃西安。逃亡途中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罪已诏”,授予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令其迅速办理谈判事宜,朝廷“不为遥制”。

2、这是李鸿章在临终前写的一首绝命诗,李鸿章是晚清重臣,在对外战争失败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几乎都是由李鸿章出面商谈的。李鸿章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遭人唾弃,但是他又何尝不希望国土完整呢?

3、⑦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7页。丁书所录诗作,文字略有差异:“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寰海尘氛纷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

4、西下的落日静静的洒落在昔日出征的旌旗和大将坛上,国家和民族何时可以重整旗鼓,收复这风雨飘摇的万里河山!海外列强们对我国的欺凌和侵略还在继续!

5、此诗是李鸿章临终前写的。

6、秋风宝剑孤臣泪,秋风和宝剑(比喻战争),孤独的大臣(指自己)的眼泪

7、一个政治人物,能在近四十年的政治漩涡中始终屹立不倒,着实不易。李鸿章却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做到了。

8、海内尘氛犹未靖,中国的战乱还没有完

9、人文情趣生活气息书卷气质

10、因该诗极为凝练地概括总结了李鸿章一生的事功与成败,故流传极广,已成为署名李鸿章的诗作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许多历史爱好者甚至只知晓有这么一首“李鸿章的诗”——毕竟,在涉及李鸿章的当代通俗历史读物中,这首诗的引用率,远远超出了李鸿章其他的诗作,且多以肯定的语气称该诗是李鸿章的临终绝命诗。

11、中日之役是彼一生命运之转潮也。彼果自初蓄意以主战乎?不能深知之。但观其当事机将决裂之际,忽与俄使喀希尼商,请其干涉弭兵,则其始之派兵于朝鲜,或欲用威胁手段,不战而屈日本,亦末可知。大抵彼自视过高,视中国过大,而料敌情颇有不审者,彼盖未知东亚局面之大势。算有遗策,不能为讳也。一言蔽之,则中日之役,实彼平生之孤注一掷也。而此一掷不中,遂至积年之劳绩声名,扫地几尽。

12、四十年来百战身,几回此地息风尘。

13、(赏析)读罢掩卷,感慨万千。大概只有像李鸿章这样叱诧风云于乱世,文治武功震惊世界的老臣,才能饱蘸一生的血泪,在生命临终之时,写出如此恢弘而又苍凉感人的诗篇!

14、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的悲剧人物。作为政治家,他在各个方面都遭到了“惨败”。

15、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16、李鸿章做事深究的态度,用心的良苦,考量的长远,让他势必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人物。自率军抵达上海后,他在这块国家财政所依的地皮上,励精图治,节度华洋,借力打力,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以夷制夷”手段,不仅镇压了太平军,更习得了与洋人打交道以及兴办洋务的各种经验和知识。

17、梁启超为李鸿章立传,说“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而李鸿章毁誉至极,正因其敢想常人之不敢想、敢做常人之不敢做、能负常人所不能负。他不像海瑞,两袖清风,一身铮骨。倒像张居正,成大事而不修身。当然李鸿章更是少修养,简直有些“娘希匹”的样子。

18、海内尘氛犹未靖,诸君莫作等闲看

19、劳劳车马未离鞍:几尽劳顿的马车上的马从未卸下马鞍。

20、不要再污蔑「锄禾日当午」的作者

三、李鸿章 诗句

1、世界之人,殆知有李鸿章,不复知有北京朝廷。虽然,北京朝廷之于彼,必非深亲信者。不宁惟是,且常以猜疑憎嫉之眼待之,不过因外部之压迫,排难解纷,非彼莫能,故不得已而用之耳。况各省督抚,满廷群僚,其不释然于彼者,所在皆是。盖虽其全盛时代,而其在内之势力,固已甚微薄,而非如对外之有无限权力无限光荣也。

2、落日旌旗大将坛。落日,旗帜(比喻战争),大将的祭祀(指战死的将军)

3、四年牛马走风尘,浩劫茫茫剩此身。

4、李鸿章为签订和约竭尽了全力,1900年12月底,李鸿章开始生病,一个月后高烧不退。1901年7月,李鸿章病情加剧,不能视事。9月,又患上伤风,“鼻塞声重,精神困倦”。《辛丑条约》签字后,李鸿章的病情急转直下,饮食不进。

5、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李鸿章传世诗作不多。

6、(赏析)这是一个二十岁热血青年心语。“簪花多在少年头”是“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另一种说法。

7、出自清代李鸿章的《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8、(赏析)此诗道尽李鸿章对从军之路,饱受困苦之态。对亲人离别思念跃然纸上,读之世人怆然。

9、秋风吹这宝剑,孤城落泪,日落照着旗子和大将坛。外国人对我国的侵略还没有停止,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啊!

10、威威车马据征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11、三开间的享堂正门,只有柱子和山墙,南北侧既无墙垣,更无门窗,一片凄凉的景象。享堂所在的四合院,正房和东西厢房,因为前些年做过钢厂幼儿园,侥幸地保留下建筑的基本轮廓。享堂院子里,栽有两株广玉兰。广玉兰是南方树种,在安徽本不多见。但在1884年中法战争之后,慈禧太后向淮军参战有功大员赏赐了一批广玉兰,受赏者又把树木送回老家栽种,使得合肥一带保存了好些百余年树龄的广玉兰。眼前的广玉兰,一株略小,是后来补种的;另一株长得高大参天,正是当年御赐的原物。院子里,荒芜的杂草中,横卧着两块截断的李鸿章的神道碑。

12、海外尘氛犹未了,请君莫作等闲看。

13、“自秦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天耶?人耶?恶得知其故耶?”

14、往日家园皆梦里,中年哀乐到心头。

15、李鸿章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6、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生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李鸿章,生前身后都遭到诟病。毁者云其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思进取,丧权辱国;誉者则曰他尽心竭力,为民担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7、晚清帝国的每一缕新鲜空气都与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悲伤、沉痛、屈辱的记忆都与李鸿章相连。作者并没有按照一般的套路,对李鸿章进行简单的评价,而是让事实说话,以文学化的笔调细致地描绘了李鸿章的真实面目:建海军,造炮舰,派遣留学生,签和约等。

18、淮军与北洋水师创始人,洋务运动领袖

19、冬日的上午,阴霾的天空没有阳光,我的心也像灰色的天空,沉甸甸的。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李鸿章临终的场景。

20、回顾李鸿章四十年宦海浮沉,从军械、轮船、铁路、电报、新式教育、现代公司乃至后来的政教维新之论,哪一样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哪一类不开风气之先,哪一次不会激起惊涛巨浪而博得不忠不孝、大逆不道之名。甚至有学者认为,整个甲午战争,不是中国人和日本大在打仗,而是满朝文武与李鸿章一人之较量。此说真是耐人琢磨!然而人们已厌倦了琢磨。

四、评李鸿章的诗

1、然而朝廷不允,诏命“李经方迅速前往,毋许畏难辞避。倘因迟延贻误,惟李经方是问,李鸿章也不能辞其咎”。翁同龢在日记中记载:“面奉谕旨,总署致李鸿章电信一件,为李经方事也。”淡淡的语气背后,隐含了多少诡谲的政海波澜?在离开广州,北上与各国使节开展议和谈判前,他对送行的朋友说:“我已垂老,尚能活几年。总之,当一日和尚撞一天钟。钟不鸣了,和尚亦死了。”说罢涕泪长流。

2、半生失计从军易,四海为家行路难。

3、整个19世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斡旋于欧美列国之间,穿梭于王公士大夫之中,可谓纵横捭阖,风光无限。但吊诡的是,甲午一战,他把置办了三十多年的家当一股脑挥霍殆尽,也把一个“天朝上国”送上了亡国灭种的风口浪尖。举国皆欲杀李鸿章而后快。可他偏不那么轻易就去死,即使是吃了日本人的子弹。

4、⑪《致盛杏荪府丞》。《李鸿章全集信函八》,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73页。

5、终其一生,李鸿章生前虽位极人臣,但因时事所迫毁誉参半;死后邦危国难,大厦将倾。作为独立支撑风雨飘摇中的晚晴朝廷免遭覆亡的国器重臣,李鸿章何尝不明白时局的艰难:“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有何术能负其责?”此中无奈、无力,虽勉力维持,仍难以为继之感慨跃然纸上。

6、但他那简陋不堪的小分队很快就被太平军打得一派涂地。而且祸不单行,一时谣言四起,诽谤丛生,父老乡亲饶不了这个失败的狂人。那段日子,李鸿章几乎不能立足于乡里,更有没面子回京,常常借酒浇愁,写一些“书剑飘零旧酒徒”的落拓之句。好在有曾国藩——一位伟大的师傅。

7、临终之时,他让人代写遗嘱,鼓励慈禧奋发图强:“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家莫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一定要以振兴国家,驱除鞑虏为己任!

9、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10、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11、1901年,78岁的李鸿章在忧患中死去。

12、(背景)1859年1月,李鸿章在哥哥李翰章的牵线搭桥下,投奔到湘军首脑曾国藩的湘军大营,充当了幕僚。由于连年的战争,这个时期的他对战争已经感到了厌倦。1861年夏李鸿章在重返曾幕,路经万年(江西饶州府)时,赋此诗寄怀。

13、⑨《仙籁氏在古诗录又选诗章十余阕投自山谈再博阅者之一粲》,《申报》1919年11月10日。

14、劳劳车马未离鞍,一生在车马上东奔西走(为国家操劳),也没有离开过马鞍(也是说在车马上度过)

15、海内尘氛犹未息,诸君莫做等闲看。

16、另有一首流传甚广的李鸿章《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17、到了向日本割让台湾的时候,朝廷又命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前去办理。据议和使团顾问、美国前国务卿科士达(JohnWatsonFoster)披露,李“对此非常生气和吃惊,这表明北京感兴趣的是把人们对条约的全部憎恨都加在他和他的亲属身上”。

18、八千里外吊民残:遥遥祭奠着那些被侵略侮辱远去的同胞被残伤的民魂。

19、比如,《流放紫禁城:庚子国变》一书说,“知道自己要死了,李鸿章留下了遗折……他还老泪纵横地吟成一诗:劳劳车马未离鞍……”①《李鸿章画传》一书说,“临终前,李鸿章口述遗诗一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劳劳车马未离鞍……”②《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则说,“李鸿章……积劳成疾,死在工作岗位上,留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的凄凉自挽”③……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20、深通义理之学,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五、评价李鸿章的诗句

1、「唐代女性以胖为美」是个天大的误解

2、意即,这位“仙籁氏”手中收藏有一卷名为《古诗录》的书籍,其中有不少好诗,可惜没有留下作者信息。

3、经营庶富羞言我,纽握机权耻授人。尽一分心酬圣主,收方寸效作贤臣;诸君努力艰难日,莫误龙华会里因。鸿章又拈句谏海上官商寅友,并谢拳拳,乞弟代为一一致意。愿诸君努力共济时艰,鸿章虽死犹生。李鸿章是从上海起家的,临终时想起海上旧友并不令人意外。年轻时,李鸿章曾是个科场得意的才子,二十四岁就考中进士,又拜在父亲李文安的同年曾国藩门下做弟子,讲求义理之学。

4、以上之论。确能摹写李鸿章人物之真相,而无所遗,褒之不过其当,贬之不溢其短,吾可无复赞一辞矣。

5、名字不知道,貌似没有劳劳车马未离鞍:马车前的马还没有离开马鞍(比喻事业没完成)。临事方知一死难:事到眼前才知道免不了一死。三百年来伤国步:几百年来为国家的发展缓慢而悲伤。八千里外吊民残:在几百里之外为民残哀悼。秋风宝剑孤臣泪:秋风吹这宝剑,孤城落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日落照着旗子和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已:外国人对我国的侵略还没有停止。诸君莫坐等闲看: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啊!赏鉴:李鸿章在自己临死之时仍心系国家,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内忧外患,强大起来。可是无奈自己已经离死不远了,因此心含遗愤,希望后人能够完成他的遗愿。

6、梁启超在其皇皇大作《李鸿章传》中写道:“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7、海外尘纷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

8、由《申报》的介绍还可以知道,在“仙籁氏”的《古诗录》之前,《李鸿章》一诗必有更原始的出处,只是限于史料,今人已不得而知。

9、“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是出自唐·沈如筠《闺怨》。伏波营:汉代马援为伏波将军,伏波营代指军营。这两句大意是:希望自己能像月光一样,流泻到军营中亲人的身上。这首诗是:“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鸿雁难托,传书无人,愁多不寐,难以成梦,无可奈何之中,思妇只有寄情于明月,让它跨越时空的阻隔,把相思传递到亲人那里去。~两句生动细腻地表现了思妇的心理活动。

10、曰责人畛域难化,故习难除,而己之畛域固习,以视彼等,犹不过五十步笑百步也。”

11、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12、不管怎样,李鸿章的“厚颜”与“顽固”,真是旷千载而一遇。如今站在河边勘察水文的那个李鸿章形象,让人想起他那“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的绝命诗句。体味那一个“孤”字,我们试将此“孤”与翁同龢等清流之“孤”相比,发现翁等不过是“名在前、利在后”之“孤”,而李则是以“利”驱士,谋实际而绝清谈之“孤”。进一步将之与变法英雄康梁比,康梁唯愿一举功成,扭转乾坤,却只能“孤”悬海外,无人认同,李则深恐“投以猛剂病未除而增剧,却“独”沉海内,为洪流所湮灭;和张之洞等开明士人比,张是七分儒心,三分道骨,虽木秀于林,但能潇洒进退,而李则生亦功名,死亦功名,定要与天地古今做一世交代,成千古不二之骂名。

13、图:《申报》1919年刊登的“秋风宝剑孤臣泪”一诗

14、三百年来伤国步:三百年来国家衰败缓慢发展,回望无限悲伤。

15、多番恳求后,李鸿章最后勉强留在老师身边,做了随身秘书。可他素来不是个听话的主,几次和老师意见不合,甚至一度负气出走,被外面打击后又主动认了错回来。曾国藩不计前嫌,更加用心良苦。曾国藩统筹平乱十年无成,李鸿章跟着东奔西走,办团练、草奏折、出谋略,偃蹇颠沛十年,心中块垒也大,但其才气识见亦随之沉敛郁积。纵观“曾规李随”故事,都可见老师练其气、老其才的用心。

16、秋风宝剑孤臣泪:秋风吹着未出鞘的宝剑,倒影壮志未酬寂廖落泪。

17、经营庶富羞言我,纽握机权耻授人。

18、“西洋军火,日新月异,不惜工费,而精利独绝,故能横行于数万里之外,中国若不认真取法,终无以自强。窃为士大夫留心经世者,皆当以此为身心性命之学,庶几学者众,而有一二杰出,足以强国而瞻军”。

19、年迈如他,却到老了,一直在为大清这艘破船缝缝补补,殚精极虑。梁启超评价李鸿章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是个英雄。”

20、河山破碎新军纪,书剑飘零旧酒徒。

搜索
说说大全分类
说说大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