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舟个性网-qq个性网名大全、经典网名、可爱女生网名、霸气男生网名、情侣网名大全

热搜词:qq网名 个性网名 霸气网名 女生网名 男生网名

冉舟个性网 > 说说大全 >  正文

魔道祖师里的名字取自哪些古诗【精选100句】

admin 2023-07-18 11:29:39 说说大全 59 ℃

一、魔道祖师取名来自哪些诗句

1、归纳起来,一切痛苦烦恼都是主观观念一念来的,不了解这个,碰到违顺时,就发生烦恼,动摇清净无波的觉海,产生贪痴爱水种种烦恼。

2、遂使三草二木,咸归一地之荣;邪种焦芽,同沾一雨之润。

3、他说有些人讲修道,看起来是修道,站在另一大乘根器、真正道体的立场上看,这些人叫“邪根外种”。这是名词,外道内道之分,外道也是道啊!道乃路也,本来是一条直路,他硬要转来转去,转不通开个山洞,最后也到了,这叫外道。内道的人直接悟道好不好?也有不好之处,坐飞机一下到达目的地,哈!一路上有许多东西你没看见,那些走岔路来的,有坏处,很辛苦,走了很多冤枉路,但他比直接来的人高明得多,冤枉路旁的风景他都知道,你却不知道。所以讲外道、内道是假定名称。不过,这里说有些人是邪根外道,走错了路。

4、“法性山高”是形容词,最高的佛法求明心见性,真达到明心见性,象高山一样,高到极点,这是形容真的懂了《宗镜录》的真髓,悟了道以后,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顿落群峰之峻”,站在高山顶上,如喜马拉雅山,看天下群山都矮下来;平常在平地仰头望高山,帽子都要掉下来,到了世界高峰一看群山如小馒头。这是形容真正悟了道的人,到达明心见性最高处时的境界。

5、《华严经》则不然,认为这个世界善善恶恶、是是非非、动动静静,一概都是至真、至善、至美。都是一个本体所发生变相而已,一切都是变相,变相无论春夏秋冬、善的、恶的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坏处,以这立场来讲,觉明也不为咎了。这问题讨论起来很复杂,讲到本书后面再继续讨论。

6、高科如在意,当自惜光阴。

7、“且未有无波之水,曾无不湿之波,以波彻水源、水穷波未”。

8、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9、盘起腿来,象很有本事、很用功一样。“我非要用功不可,但就是空不了”,我听了这个话只好说:“耶!你真了不起,可钦、可佩、可喜”下面两个字不说了:“可打”。那么用功只想求空,你说可不可打。用功就是“有”,怎么空得了?那么去找个“有”好不好?包你找不到,什么都有不了。实际上有摆在前面,这是见解问题。

10、魔道祖师第九集中的剑是——阴虎符屠戮玄武吃过很多人,这把可能是其中一个修士的佩剑一起吃进去了,屠戮玄武生吞人,很多人被吃进去的时候还是一整个并且是活着的,所以这把剑吸收了非常非常多的怨气。

11、这一节统统跟我们说完了,重点在“根本性离,毕竟寂灭”。下面的文辞都是形容这个本体。

12、“异生执之作生死海。”

13、(以自觉之智刃,剖开缠内之心珠;用一念之慧锋,斩断尘中之见网。)

14、弥勒菩萨在哪里?在他后面;门在哪里?一看已经站进来了,门就在你那里。进来以后却又看到弥勒房子重重无尽。

15、一般人喜欢学禅,说这个悟了,那个悟了,理(道理)上到达,但境界是否到达(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是个大问题。换句话说,见地与工夫一起到了没有?没有到,那是“误”了!你说心里空空洞洞,没有念头,那很简单,稍稍吃一点带麻醉性、放松精神的药,马上没有念头,那也得道悟了?不是这个道理。

16、所以禅宗提出“明心见性”,是根据中国文化本身的道理来说明的。然而,以后世整个佛学来讲,用这四个字,毛病也出得很大。比如佛经上经常讲到“心”,界线分不清楚,有时将思想、现在讲话的情绪、脑子在想的也叫心,实则非也。有时佛经上讲心,是代表超越思想、分别、意识、情绪以外的那个本体的作用,全体的,心物一元,也用“心”作代表。因此佛经中,上下两句或一句中有两个地方用到“心”字,可能就有两个不同的涵义,但是没有在这上面下功夫,后世就很容易把它混淆,混淆就产生很大的毛病。

17、字无羡——既无羡鱼志,外物非所迁。

18、二十年来我供伊,只缘彼此太痴迷。

19、此识者,十方诸佛之所证;此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

20、常有同学问我,打坐看光、定,定了以后又怎么样?真想甩他两个耳光。唉!真是没办法!耳光硬是甩不出去。也不敢甩,他也没有资格让我甩。那怎么办?只好说:“暧!你到了那个时候再说嘛”!

二、魔道祖师里的名字取自哪些古诗

1、波逐流云,棹歌袅袅凌波去——点绛唇·波逐流云

2、(可谓搜抉玄根,磨砻理窟,剔禅宗之骨髓,标教网之纪纲。)

3、下个答案:应该就是日常版本......战斗版本......和(相公)面前的老祖版本......吧?

4、我们死了,孝顺的儿女悲哭一场,象唱歌一样,哭完了,孝顺的儿女归孝顺,也替不了我们死;再拿些豆腐、肉来拜也吃不到。这对夫妇很高明,先生谱完了歌曲唱给太太听,太太听完哈哈一笑,再见,走了!

5、我们提出“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宇宙在手,万物由心”三个观念,大家研究一下,是同是异?最后可说都是一样。

6、人真到了不慢就真无我,真无我差不多入道了!这个要自己检查自己。有许多好的表现、好的行为都是我慢。比方说“算了,人老了没得进步,也没得希望,就是这个样子!”这正是我慢,也正是由“我”来,因为“我”认为没有希望,你怎么晓得你没有希望?假使你对你真清楚了,“了万物由我”你已经成功了。

7、已幸驻灵药,复能讽瑶编。既无羡鱼志,外物非所迁。

8、有一天,我们一起坐着,他倒了杯茶给我后,就不见了。过了半天才回来,我问他去那里?他傻笑了一下回答:“我去证明一件事,现在我完全相信,老师教我的都对!”“我的天!你原来还不相信我?”我上了他一个当。

9、要注意!他不向北边走、也不向东方走,更不向西方找阿弥陀佛,他要向南方走,去参访五十三位大菩萨。菩萨不一定出家,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大善知识,只在开始碰到一个比丘;这位比丘站在妙高峰上,山峰又高又妙,出了家站的又高又妙,高不可攀。

10、超级棒!辣鸡棒!锤爆!吹爆!基本对魔道粉来说虐并刺激。画面的处理很好,血腥画面其实不多,走温情

11、“不运一毫之功,全开宝藏,匪用刹那之力,顿获玄珠”不用丝毫的力量,就打开自性之宝藏,不用刹那的力量,顿获智慧之珠。

12、善财童子后来参的都不是和尚,他最后见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的宫殿很科学,比现在还要进步,种种无尽的楼阁,房间里还有房间,大的小的一间套一间,没有门。一脚进去,门在哪里搞不清楚;站在哪里也不知道,始终进不去。东西南北、上下十方,弥勒的楼阁无门可入啊!一切根本智、差别智都完成了,最后却进不了弥勒菩萨的楼阁,这下惨了!只好找老师文殊菩萨。

13、伏以真源湛寂,觉海澄清,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成业识之由,为觉明之咎。因明起照,见分俄兴,随照立尘,相分安布,如镜现像,顿起根身。

14、字数一般有限制,常常是单字或双字,不超过两个字。

15、三草二木等于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是比方。邪种焦芽指什么?根据《法华经》所说,那些不晓得发大慈悲心学佛的,只想为自己修道的就是焦芽败种。稻子的芽烧焦了,种在土中再浇肥料也长不出来,那是死东西。种子已经烂了,空壳的,埋下去也长不出东西来。小乘人只管自私自利修道的就是焦芽败种。在《法华经》上,佛将他们赶出去后,才开始说法。换句话说,佛也教烦了,教了那么多年,什么蛋都有,他就清除一部分到别处,也是一种方便!

16、成智德故,则慈起无缘之化;成恩德故,则悲含同体之心。

17、眉心点丹砂,俊秀非常。性格骄纵别扭,因故被舅舅江澄、魏婴和好友蓝景仪等人叫作“大小姐”,但很有正义感,本性纯良,擅长箭术。

18、佛法的形上学可与《易经》合参

19、要严格研究起来,以佛学本体论来讲,小乘知见与大乘知见的看法各有不同。《宗镜录》是用《楞严经》的本体论来阐释的。《华严经》则无所谓咎与不咎,觉明也不为咎。象《涅槃经》等各种经典,乃于各种宗教哲学对于宇宙大多持悲观的看法,觉得人生悲惨可怜。

20、慢:即同类相傲。士。于相似中,执己相似,于下劣中执已为胜。

三、魔道祖师名字由来诗句

1、蓝湛,字忘机,国产小说《魔道祖师》及其衍生作品的男主角。素衣若雪,美如冠玉,雅正端方,气度雍容,眸色呈浅琉璃色。世人评价“有匪君子,照世如珠,景行含光,逢乱必出。”外表清冷严肃、不苟言笑,内心正直内敛、严于律己,自少时便有逢乱必出的佳名。

2、刚骂了人家,自己又写书。他说明写这部书的原因,注意这几句话:“为未见者,演无见之妙见”。你以为明心见性真有个东西看见啊?那叫明心见鬼。无见之见,是谓真见。有些人问观音圆通法门,听耳朵、听闻啊!闻到那里去?“未闻者,入不闻之圆间”,有个闻就不对了。“未知者,说无知之真知;未解者,成无解之大解”,这是解脱知见。

3、“应手圆净”,当下就圆满清净。

4、出自明代诗人徐贲的《闲居》

5、“道体”是什么?站在本体立场来说,无所谓外道、内道的差别,都是“这个”变的,比方这个世界(与宇宙不同),我们所感受得到、看得到、听得见的一切万物,包括矿物、植物、动物、人等皆依土地而生长,出之于土地,生之于土地,还归于土地。最后花落了、人死了化成灰,变成泥巴。以这个来比喻世界上的一切,土地等于总体。又如中国五行八卦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原则:所谓“四象五行皆籍土,九宫八卦不离丘”。金木水火土皆依土。我们现在只是拿这句话作比方,并非说土地就是本体,不要搞错。

6、大家都想学静坐,两腿一盘。眼睛一闭,满好的!有个什么?有个静在这里,你偏要搞乱,破坏这个静,硬是要找空,拼命打洞钻。象吹尼龙袋一样,刚吹好,它又闭拢,空不了。你就守这个尼龙袋(肉体),把它摆好了,气也打足了,坐在那里满好的,是“有”嘛!你偏要求空。叫你找有呢?没有怎么办?念怫,那守什么东西?守这个皮袋,你那个皮袋摆在那里本来有嘛!现在四大没有分离,我就是我,在这里打坐、念佛的是我。前面提到“你是何人我是谁?”,禅宗参话头:“念佛的是谁?”念佛是我,我在这里打坐、讲话,本来有,在这里,你何必上这个当?这都是见地。

7、道家《列子》这本书分出五太:太虚、太无、太素、太质、太极,一层层下来,也讨论到本体生万有的道理。本体本来清净圆明,忽然一动,生出万有,生命经过了这五种层次。这种次序五行思想、易经思想,同佛法的五蕴都有相关连之处。

8、三乘五性分别清楚了,重点在所证到的有异,但形而上本体是一样,只有作用、方便上有差别,凡圣在形而上道作则无不同。

9、当玄法师到达印度时,佛教在印度已经没落了。戒贤法师已一百多岁,还在等玄奘法师的到来。当时的婆罗门等教派恢复了学术地位,印度的学术辩论非常民主,这些教派辩论得很厉害,还有全国性的公开讨论。当时有人问佛教徒:“见道时是什么境界?”答:“无所见、无能见,能所双亡,即无所见的境界,也无能见的作用。”但既无所见,也无能见,又如何知道是见道了?因此这一问就胶住了好几年。刚好玄奘法师到了,答以千古名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解决了这一论辩纷争。过后一百多年在中国又有人问:“请问这一知又是什么?”可见一个最高的修道境界要把它变成一个学术论辩,问题则永无穷尽。现在我请问在座的人,这一知是能知?还是所知?不管能知或所知,皆非见道之境,要特别注意。

10、这四句话反过来告诉我们,光影是眼睛出毛病。打坐前面有境界来问老师,你问我干什么?眼睛意识不动会看得见?我问:“睡着了看得见吗?”是看不见,他却不懂,这句话比打他还重。打坐看见,可见你在玩看见,睡着了看不见,不是很明白!心休息就没有了,当然睡着并不一定是道,可是他还要问,再问我就给他一个“向南南风,向北北风”,让他迷糊去算了。

11、苏东坡二十二岁那年,去参加礼部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他有两句诗:

12、上面文字不必再多解释了,都在赞叹这本书怎么好,包括佛法的大要。

13、《魔道祖师》中含有主角名字的句子,

14、节奏把握的可以,画面处理的好。音乐配的恰到好处。剧情紧凑不拖拉,虽然第八集没有特别精彩的环节,但是也很好看

15、禅宗说开悟证道的人,乃证得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是什么体?刚才讲的:“此识者,十方诸佛之所证。此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即是法身之体,法身有断德。报身是用,比如我们的身体是凡夫业报之身,若悟了道、成就了,即成诸佛菩萨正报的功德报身。

16、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17、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18、大家打起坐来拼命想去妄念,妄念象路上的兔子,本来跑掉(本空),懂得的人就晓得兔子早跑掉,没有了。可是一般用工夫的人都象猎犬用鼻子找妄念。妄念动,那个不相干的在那里?妄念,妄念早跑掉了!不要去找妄念,那个洞了!

19、所以,疑根是天生的。我们不能成道,说是被疑根所害。佛法的道理都懂,实际上,你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你的工夫已经到了,但是因你自己有疑处:“大概不会那么容易吧?”又跑掉了。永明寿禅师说读了《宗镜录》后,可以治好你这个病,永截疑根。

20、你说得定以后怎么样?成佛以后怎么样?肚子饿了吃饭,吃饱了怎么样?还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你说吃饱了以后怎么样?解脱以后如何呢?我只好告诉你:“解脱以后再来问我,当然我有办法给你”。很简单,把你绑起来,再去解脱。现在把我的秘密告诉你,解脱以后千万别再来了,再来就把你绑起来,再让你去慢慢解脱。

四、魔道祖师中人物的名字来自于什么诗?

1、“一点动随万变,江村烟雨蒙蒙”,你看!“江村烟雨蒙蒙”就是这一点动,可见此念的可怕!所以你们读书要注意!将来要如何保存中国文化?读中国古书?

2、(研一法之根元,搜诸缘之本末,则可称为宗镜。以鉴幽微,无一法以逃形,斯千差而普会。)

3、一只兔子横睡路中,鹰看见自空中飞下,一转眼就把兔子叼走,可怜猎狗没有灵性,只会向枯椿里头寻找。

4、从前,我在大陆时,有位非常老实的学生,连我也确认他实在是无法形容的老实。后来我教会他一样本事,他对我更加敬畏!

5、物生随所托,晦显各有宜。

6、“心起无心故,则何乐而不与;化成大化故,则何苦而不收。”这道理深得很。永明寿禅师的文章与义理是真正中国文化的佛法。将来在世界佛学上,青年同学应该强调中国文化的佛学这一系统特有的精神。将釋迦牟尼佛的真精神拿出来,以中国的文字表达。不要老是跟着外国人,他们乱讲你跟什么?三百年的文化,怎能把五千年的文化撇掉。要拿出勇气来,这是民族文化的自信,是该恢复的时候了。不过话说回来,不要盲目的傲慢,自己要努力充实。

7、第五个就是金光瑶,我们的瑶妹天生就长着一张非常妖精的脸,不但面色红润有光泽,还就像一只经常埋伏在山里的吸血鬼一样,这皮肤也太白了吧,额头还有有个美人痣。

8、我们注意佛说的这个观念,若以此看人类历史的演变那更妙了。例如宋朝理学家邵康节,他根据《易经》数理演变,看我们的地球文明由开辟到结束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以十二干支作代表。“天开于子”,这阶段多少年不管,“地辟于丑”,指地球形成的时间。有人类文化的开始是“人生于寅”,以唐尧登基开始“甲子年”算起,六十年一花甲,直算到亥,地球就要闭了,闭后经过若干万年,又再重新开始,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等。他以这样十二万多年的来回,来描述世界人类文明的形成到毁灭的演变过程。

9、众生对宇宙第一因的困惑

10、错了!烦恼、妄念本身同般若本身一样,是“非断非常”、“非空非有”,这个道理很深刻,我们暂时不介绍,留到后面讲到唯识时再说明,此书对这一点批判的很厉害,说明得很清楚。

11、薛洋:洋洋,辣鸡洋,阿洋。

12、除了以上我扒出来的诗句外,你从魔道祖师中还看到了哪些古诗词的身影?以上均为个人观点。

13、所以以此道理来讲,“觉明为咎”,觉明也并不为咎,换言之,阴暗、昏味也不足为病,各有立场看法,白天有白天的好处,夜里有夜里的好处。所以《易经》言:“一阴一阳之谓道”,乃指形而下的法则;形而上的本体,则如孔子在《系辞》上所说:“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所以“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14、江澄,字晚吟:江澄,墨香铜臭所著原创耽美小说《魔道祖师》中的角色。世家公子榜第年少时魏无羡与其许下了“云梦双杰”的约定,现为云梦江氏宗主,居住莲花坞。

15、旧隐縠溪上,忆归年已深。

16、第二个就是薛洋了,薛洋的全名叫薛成美,成美自然是指成人之美的意思,可是薛洋从小到大跟自己名字的意思不符合呀,从小到大他完全不懂什么叫爱,也不知道成人之美是什么意思。

17、下次我们先从唯识部分讲起。

18、人类文化号称五千年,其实是很幼稚、很可怜的。人类到现在还在追求最初究竟怎么来的?乃至现在还要到太空去探索这个生命问题。

19、诗句出处是张继《枫桥夜泊》里面的”江枫渔火对愁眠“。这里可以对应江澄父亲的字,江枫眠。顺便一说,江澄的字是“江晚吟”。因为江澄有严重的直男癌,目前为止还是单身,再加上他很喜欢狗,综上,能陪伴江澄的只有他的狗。另外金陵养的狗,名字叫“仙子”。这个和他的舅舅很像,江澄的小狗名字就叫“菲菲”“小爱”“茉莉”。

20、唯有成道的人有真正的慈悲,因为他智慧上有智德,自然起无缘之慈悲,因为他的功力能够做到,他应化身,成恩德故,才能够悲含同体之心,无缘之慈,同体之悲,没有作用,没有条件。不是我看他好可怜,因此我可怜他,这已经不是菩萨的慈悲,有条件了。什么条件?因为你觉得他好可怜,才可怜他,不对!无缘之慈是没有这回事,同体之悲就是没有这回事,他可怜就是我可怜!这个地方就功力、见地很严重地考验自己,希望诸位真正学佛的人自己注意,据我个人体认自己,因此认识自己,也认识大家,觉得没有一个真正够得上资格学佛或学禅的人。所谓悲心!慈心?叫人家慈悲我还差不多!我们哪里会慈悲人家?好好学习后再讲吧!真正做到慈悲,“则慈起无缘之化;成恩德故,则悲含同体之心。”

五、关于魔道祖师人物的诗句

1、“斯则克证有异,一性非殊,因成凡圣之名,似分真俗之相”。

2、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3、梢梢两竹枝,甘露叶间垂。

4、捞摝五乘机地,升腾第一义天。

5、“性”即性宗、指本体、明心见性之性。“相”即唯识宗的真空妙有。真空与妙有二个不是对立,不过是自心的一体一用而已。性宗谈空,是讲体;相宗说有,是讲用。

6、什么叫七慢、六衰?这些名词讲义上都有,不再解释,请自行查阅。

7、最高的道体是什么样子?是“根本性离,毕竟寂灭”。寂灭是中国文字,梵文原意是涅槃之意,用中文翻译叫寂灭,另有一种翻译是圆寂,圆满的寂灭。这些翻译是不是完全是涅槃的本意呢?不是的,因为翻成寂灭与圆寂,在中国文化,尤其在佛学观点上,形成一个很大的误解,好象寂灭、圆寂是死的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一般人学佛,认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空才是究竟,这在观念上犯了绝大的错误。但是为什么要那么翻译?在中国文字中,也只有这几个字最好,最能代表名清净的一面。实际上“涅槃”包括了常(经常)、乐(快乐)、我(真我)、静(清静),所以它是寂灭、圆满、清净的,是乐的,不是悲的,但一翻译成圆寂、寂灭,易使人走上错误的路线.后世即以消极代表涅槃,犯了严重的错误。

8、字忘机——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

9、魏婴,字无羡。江枫眠为魏婴取“无羡”一字,旨在希望魏婴“只羡鸳鸯不羡仙,无羡于世事人情”,一世潇潇洒洒行天下,不为世俗之事绊身。不艳羡他人,一生都能安稳平安。

10、(若欲穷微洞本,究旨通宗,则根本性离,毕竟寂灭,绝升沉之异,无缚脱之珠。)

11、“剃妄草于真觉之原”,把妄心剃掉。“愈入髓之沉疗”,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骨髓里都是毛病。“截盘根之固执”,执着离开了,此时不仅我空、物空,一切都空。

12、“从此一微涉境,渐成嘠汉之高峰;滴水兴波,终起吞舟之巨浪”。

13、(复有邪根外种,小智权机,不了生死之病原,罔知人我之见本,唯欲厌喧斥动,破相析尘,虽云味静冥空,不知埋真拒觉。)

14、其次,有人提出见分与相分的问题。见是看见的见,相是现象。比如用眼看花,眼是相分,能看到花,了解那是花,这个精神作用是见分,这是唯识论名词,很多书注解来、注解去,非常难懂。若以现在的名词来理解,相分为物理世界,见分为精神世界。

15、那么,这个境界“唯种智而妙达”,必须先悟道,悟到本体,根本智、一切智得了,然后起用,你才能够达到差别智。所以禅宗明心见性悟道,得个什么?得种性智、根本智而已,得的只是一部分。一切菩萨还要学一切差别智。中国文化讲“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学佛成就的人,能通一切智,彻万法之源,有一样不懂不算佛法。虽然拿鸡毛当令箭,你不要只抓半节令箭,说自已悟道,有一点没有贯通的话,你那个悟是靠不住的!

16、我这本书叫做“一乘大寂灭场”。佛说的,涅槃道的道场,只有一乘道。“真阿兰若正修行处”,阿兰若就是茅蓬、寺庙,真正的庙子不是盖在山里,而是盖在你心里头。“阿兰若”是梵文译音,义为清净修道的道场。真正的道场就在你心中。

17、是以普劝后贤,细垂玄览,遂得智穷性海,学洞真源。此识此心,唯尊唯胜。

18、若依《大乘起信论疏》,有五不退之说,如下:

19、这些人不晓得人我,我们这个人,这个东西是什么根?它的根在哪里?见道,一个观念,就是这一念,见地之见,一念就有人找出来,因此他们搞错道理,不懂本体的道理却想修道。

20、永明寿禅师与先圣孔子的态度一样是信古,关于考据的事情“多闻阙疑。”有可能是这样,但不是必然正确,宁可保留一点态度,绝不做肯定的说法。而后世学者是疑古的风气是肯定的说法。这种态度是推翻传统文化的开路先锋。后世各种杂乱的思想、邪说,乃至唯物思想得以扩充其领域,实由东西学者的疑古态度,进而推翻传统而来。

相关说说大全

搜索
说说大全分类
说说大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