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舟个性网 > 说说大全 > 正文
袁隆平两个梦是什么【精选100句】
admin 2023-06-27 10:33:34 说说大全 59 ℃一、袁隆平:我的两个梦
1、袁隆平是一个爱做梦的平常人,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饶有兴趣地说,他曾两次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子粒像花生米那么大,而他则和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2、我觉得乌合麒麟的这幅作品很有深意,我觉得他画中画的并不是袁爷爷的学生,而就是他年轻的自己,也是寓意着袁爷爷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可以安心的去了。
3、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4、一天,我看到一些农民从高山上兑了种子,担回来种,就问他们,为什么跑到那么高的山上去换种呢?他们说,山上的种子质量好一些,产得多些。他们接着还说了一句话,叫做“施肥不如勤换种”。这对我有很大启发:农业上增产的途径有很多,但其中良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5、袁隆平(图源:新华社)
6、1996年,原中国农业部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产量。
7、梦想始于勤奋,袁隆平每天致力于研究水稻工作,他坚持不断努力成就了自己梦想。
8、袁爷爷是新中国以来,第一代农大的学生,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1956年响应国家“科学发展规划”的号召,开始带着学生做起农学实验。
9、袁隆平院士一生耕耘,您是课本里的人物,是为整个中国消除饥饿的人。
10、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华大地上到处灾荒战乱,人民生活颠沛流离,少年时我就被迫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虽然少不更事,但每当看到沿路举家逃难、面如菜色的同胞,看到荒芜的田野和满目疮痍的土地,我的内心总会泛起一阵阵痛楚。
11、为此2012年他成为了网友眼中最有品味的男人:“......我见过最有品的男人,就是会在稻田里拉小提琴的袁隆平。”
12、袁隆平让世界亿万人民免受饥饿之苦,他梦想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执着于心中的一个追求。他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也因此享誉世界。
13、做梦容易,但要把梦变成现实,则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和努力。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我到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选种。突然,我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穗大,颗粒饱满。我随手挑了一穗,竟有230粒之多!当时以为,选到了优良品种,岂不是可以增产无数粮食?
14、话虽如此,但是杂交水稻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毕竟每个国家都经历过少粮的时代。袁老研究出的杂交水稻,主要是解决过去的问题,同时避免未来出现粮食忧患。对于国内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国外部分国家,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而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说不定有一天可以取代常规稻。
15、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创新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16、最后说一声:袁爷爷一路走好!
17、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8、“禾下乘凉梦”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高产的一个理想追求,“禾下乘凉梦”的本质是超高产,乘凉只是一个“副产品”。一直以来,袁隆平心中都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19、1953年,袁隆平大学毕业。他去湖南省农业厅报到,被分到农业厅下属单位安江农校。那次,他领取了人生的第一笔工资,42元。“那次我在长沙呆了两天,先去了橘子洲游泳,第二天去商店里买了把小提琴,花了27元。”用人生的第一笔工资买一把小提琴,那是袁隆平在大学时的梦想。
20、当时,我正在北京开会,收到助手们从海南发来的电报,连夜赶火车奔回海南岛。经过仔细检验,我们最终确认这是一株十分难得的天然雄性不育株野生稻,我给它命名为“野败”。
二、袁隆平两个梦是什么
1、袁隆平先生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他的杰出成就,对世界的贡献巨大。他身上这种吃口耐劳,不畏艰险,有理想,有远大追求,并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都是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我们要好好学习,继承并发扬先辈们留下的财富。
2、作者: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3、隆平高科股票代码是:(000998)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是一家以“光大袁隆平伟大事业,用科技改造农业,造福世界人民”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湖南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连续6年被评为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先进单位,“隆平高科”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4、我们要脚踏实地,有所担当作为。“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袁老以身作则,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青年人要牢记袁隆平院士嘱托,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迎接挑战,才能实现一切梦想。
5、袁隆平去世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损失(流泪)!袁老值得尊重,他对我们国家的贡献,应该是巨大的,而且是深远的。
6、以上,欢迎大家评论补充,写作不易,欢迎各位点赞关注。
7、一个祖国普通的青年,如何凭着一腔热血,成就了一番经天纬地的伟大事业,如何兢兢业业,用一生的不懈努力,为人类战胜饥饿立下不朽功勋?永别的痛也将让我们更加珍视袁老的付出和研究硕果。
8、平时爱吃甜食,家里人经常笑他,牙齿掉的早,就是喜欢吃甜食导致的。
9、即可免费领取52本精读好书
10、既然天然杂交稻具有这样强的优势,那么人工杂交稻,也一定有优势。当时,遗传学理论一直否定自花授粉作物有杂交优势。我对此理论提出质疑。随后,我又拜访专家,翻找资料,最终得出结论,既然自然界存在杂交稻,那么人工杂交水稻也一定可以利用。而要想利用这一优势,首先需要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
11、现在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以后不要剩饭,吃多少就盛多少饭,实在煮多了,就把剩下的放冰箱第二天做蛋炒饭吃掉,再也不要随意把米饭倒掉。 昨天,“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今天凌晨,@乌合麒麟在微博发布了自己的最新作品缅怀袁隆平,画面下方用了袁隆平的原话,“我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世界梦。”
12、一般不会,目前不会,也许后继者把产量提得更高,但袁隆平是历史时机把人的推上高峰,其他人没有这样的机遇。
13、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14、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
15、我是乡村学校的,那次没穿内裤,被老师发现了,连续2节语文课,我站在前面,裙子被脱,老师一直训我,说漏给谁看?要漏就漏个够。
16、新中国杂交水稻事业能够取得丰硕成果,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同时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已经90岁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要力争让我们的团队早日完成每公顷18吨的高产攻关,做好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生产应用。我希望最终能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两大心愿。
17、1966年,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通过培育水稻“三系”,以“三系”配套的方法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思路,由此拉开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18、在安江农校时,他经常白天在大田劳动时是下里巴人,晚上拉琴时就变身成阳春白雪:广袤大地,繁星满天,蛙声不断,琴声悠扬……时至今日,这个农业科学家闲暇时,会静静地听听柴可夫斯基,舒伯特……
19、“野败”的发现对杂交水稻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是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的突破口。1973年,我们协作组历尽千辛万苦才通过测交找到恢复系,攻克“三系”配套难关,才有了新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
20、袁隆平观察杂交晚稻的生长情况(图源:新华社)
三、袁隆平:我的两个梦读后感
1、另一个梦想就是可以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可以有更高的产量,袁老为了这两个梦想,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生命最终定格了在2021年5月22日这一天,享年91岁。
2、我们要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理想。袁隆平院士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一生致力于这两个梦,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为解决粮食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当代青年,生逢盛世,只有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背负时代的责任,才能收获时代的荣光。
3、毫无疑问他成功了,不过这一切还是来源于他年轻是的热爱,正所谓兴趣是一个人最大的驱动力。对于许多人来说上大学填报好志愿算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它对人一生至关重要。在大多数人眼中男生学理工、学医前途应该会很好,学农学没用,不过好在他坚持初心,依旧把学农作为自己报考大学的“第一志愿”。从现在来看,他是非常的有远见,这个决定很明智。正如他本人所说,他之所以选择学农,其实缘于从小产生的志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愿望更加强烈,学农变成了他的人生志向。还有就是农学基本不学数学,他幽默地说他对数学脑筋疼。从这一件事中,可以看出兴趣真的对一个人一生影响巨大,要做一个坚定,勇敢有理想,有朝气的中华儿女。
4、总所周知,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名副其实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他一生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天天跟水稻打交道。但在袁隆平的世界里,水稻也不是唯他的业余生活可谓丰富多彩,研究水稻也不是他唯一的特长,在别的领域他也有不少特长。
5、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6、我们应该学习这样的精神,对待自己的专业要坚持下去,直到能够做出一定的的成绩来。袁隆平院士这样的敬业精神值得学习。
7、“我有两个梦,一个梦是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接的子有花生那么大,叫做禾下乘凉梦。”
8、“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世界粮食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名誉主任”、“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9、视频/斯基资料来源:央视
10、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离开他的水稻田,虽然袁爷爷的梦早已经实现了,但是他这个稻田守望者却一直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还在为自己的稻田而奔波。
11、据新华社消息,尽管医院全力救治,尽管家人在床边唱着他喜欢的《红梅花儿开》等歌曲,期盼他能够睁开双眼,但最终还是没能迎来奇迹。
12、漫画家乌合麒麟,为了缅怀我们可爱可敬的袁爷爷,也发布了自己的新作品,画的大致内容就是袁爷爷和一个年青学生站在稻田里。
13、国家为袁老降半旗,袁老应该是受之无愧。我们都应该放下一切,为袁老默哀!袁老为我们留下的遗产,将荫及我们的世代子孙。
14、自古以来压轴戏都会安排在最后一个环节,就连电视剧《功勋》也不例外,把《袁隆平的梦》作为了该部剧的最后一棒,可谓是给该部剧锦上添花。
15、22日夜里,北京大雨滂沱。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万众拥戴的袁公,走了。
16、反转又反转,终究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让中国不再惧怕饥饿的袁隆平爷爷终究还是离开我们了,多希望这依旧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再辟谣一次。
17、就像最后的片尾,出来的字“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民生大计也是国家大事。
18、袁老走了,可是我们永远会记得他,更不会忘记祖祖辈辈们被饥饿所裹挟的痛苦。
19、其中,最令人刻骨铭心的是,在海南岛找到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并加以利用的过程。那是1970年11月,我和助手李必湖、尹华奇驻守在海南岛崖县南红农场,在当地寻找野生稻。在那里,有一位农专毕业的冯克珊,是南红良种繁育场的技术员,经常跑来听我讲课。
20、一个人,一件事,一辈子。
四、袁隆平:我的两个梦阅读理解
1、只是希望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在这样的水稻下面乘凉。
2、今天中午,噩耗传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
3、追求高产更高产,是我们永恒的目标。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我们开始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目标。近5年又突破每公顷16吨、17吨的目标。2017年,世界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仅61吨,而我国杂交水稻平均产量每公顷达5吨,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4、如今,这极具夸张的梦想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为了圆自己的杂交水稻梦,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殚精竭虑,苦心孤诣,攻关不止。
5、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恩您,风吹稻花香两岸,国士无双,缅怀!
6、我们年轻人也要在实现梦想道路上,努力奋斗、锐意进取、踏实苦干,为自己理想而奋斗吧!
7、袁老是中科院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的离去,无疑是整个中国,甚至全球的重大损失。
8、每一个数据,都是袁老用无数热血和汗水凝结出来的,一个老人,凭什么因为他的逝世就让举国自发哀悼,一提起他的离开就热泪满眶?看看这些骄人的成果吧!一个为了人类事业鞠躬尽瘁的人,一定值得人们铭记于心。
9、袁老被派来拯救人间疾苦,神明归位了。您是真正无私的人,到现在仍不敢相信,您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一个在历史书上看我们长大的人,今天我们看他成为了历史。感觉特别伤感,一代伟人成为历史。
10、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却是,全球现有6亿公顷稻田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还不到15%。发展杂交水稻不仅有广阔的舞台,更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倘若全球有一半稻田种上杂交稻,按每公顷比常规水稻增产2吨计算,则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4亿—5亿人口。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不仅能提升全球水稻产量,造福人类,还能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11、深深敬重与缅怀袁隆平先生!
12、我还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13、第一代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水稻,优点是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但也有缺点,即配组的时候受到恢保关系制约,因此选择优良组合的几率比较低,难度大。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我们开始研究两系杂交水稻。
14、11月23日,他找到李必湖,来到南红农场铁路涵洞附近的水塘边,到那片正在开花的野生稻中察看。他们发现了三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野生稻穗的花药细瘦,色浅呈水渍状,不开裂散粉。这三个稻穗生长于同一禾蔸,是从一粒种子长出、匍匐于水面的分蘖。他们立即把这蔸野生稻连泥挖起,放在铁桶里拉回去,然后移栽到试验田里,等待鉴定。
15、这三个稻穗生长于同一禾蔸,是从一粒种子长出、匍匐于水面的分蘖。他们立即把这蔸野生稻连泥挖起,放在铁桶里拉回去,然后移栽到试验田里,等待鉴定。当时,我正在北京开会,收到助手们从海南发来的电报,连夜赶火车奔回海南岛。经过仔细检验,我们最终确认这是一株十分难得的天然雄性不育株野生稻,我给它命名为“野败”。
16、看到一个网友的评论,让人泪目。
17、因为泳技高超,袁隆平也曾代表川东区到成都去参加比赛。结果因为成都小吃又多又好吃,龙抄手、赖汤圆、“一蹦三跳”……解馋是真解馋,不过却把肚子吃坏了,最终得了个第四名。而前三名,都被选进了国家队。这虽然有可能让中国少了一名游泳运动员,但让中国多了一位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
18、贾平凹:活得有趣,取悦自己,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19、第二年春天,我把种子播下,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一眼望去,高的高,矮的矮,没有一株赶得上最初的那株水稻。我不甘心,开始反复琢磨其中的奥秘,研究那一片试验田的稻株比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水稻是有杂交优势的,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就是天然的杂交水稻。既然天然杂交稻具有这样强的优势,那么人工杂交稻,也一定有优势。当时,遗传学理论一直否定自花授粉作物有杂交优势。我对此理论提出质疑。随后,我又拜访专家,翻找资料,最终得出结论,既然自然界存在杂交稻,那么人工杂交水稻也一定可以利用。而要想利用这一优势,首先需要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
20、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
五、袁隆平的两个梦英文翻译
1、袁隆平院士的这个梦想其实是一种大爱。他在非洲沙漠上的种子可以种出稻谷,这其实已经体现出了他的大爱精神,但是就世界很多科学研究者来说太过研究保守。所以在教育上,应该做到精神开放,仁爱。当然我相信这也是未来教育的真正会走的方向。
2、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3、禾下乘凉梦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高产一个理想追求。“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的中国梦,梦想到禾下乘凉梦,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4、喜欢游泳。
5、赵立坚说,袁隆平院士毕生奋斗的梦想,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所有人不挨饿。中国创造了粮食自给的人间奇迹,也有意愿、有能力继续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作出更大贡献。“我们相信在各方的携手努力下,袁隆平院士的梦想一定会成为现实。饥饿和贫困终将从地球上消失!”
6、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90年过去,我成了正儿八经的“90后”。我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至今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已有55个年头。我最关心的,就是与水稻和粮食相关的事。
7、这人间,只因您来过一趟,少了好多痛苦,多了太多幸福。
8、1971年至今,他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9、来之前,我去跟我的超级稻告了个别。回去第一件事,还是要下田看看。”袁隆平说,晚上睡觉时他都在想超级稻长得怎么样。
10、三年自然灾害,当知青在农村广阔的天地,尝到了吃不饱的滋味。民以食为天,没有大米只能够去喝西北风。解决温饱,首先是想到种稻谷。袁老研究的杂交水稻成功,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福音。要说他对国家的贡献,对人民的贡献,不是用金钱和官职来衡量的。
11、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应该念着袁老的好。正是他做出的巨大贡献,让我们能吃饱饭,不挨饿。
12、他的第一个梦想是在禾下乘凉做梦,这样的梦想多好。但是仅仅只靠袁隆平一个人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这就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但是科研又不是谁想参与就能参与的事情。
13、2007年5月10日,袁隆平在实验田观察水稻长势。图:新华社
14、二O二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15、我已经90岁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要力争让我们的团队早日完成每公顷18吨的高产攻关,做好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生产应用。我希望最终能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两大心愿。
16、远是国之脊梁,为一个民族带了温饱,近是餐桌上的一饭一食都与您有关。
17、其中,最令人刻骨铭心的是,在海南岛找到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并加以利用的过程。那是1970年11月,我和助手李必湖、尹华奇驻守在海南岛崖县南红农场,在当地寻找野生稻。在那里,有一位农专毕业的冯克珊,是南红良种繁育场的技术员,经常跑来听我讲课。冯克珊联想到农场附近有一种名叫“假禾”的草,很可能就是我要找的野生稻。
18、11月23日,冯克珊找到李必湖,来到南红农场铁路涵洞附近的水塘边,到那片正在开花的野生稻中察看。他们发现了三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野生稻穗的花药细瘦,色浅呈水渍状,不开裂散粉。这三个稻穗生长于同一禾蔸,是从一粒种子长出、匍匐于水面的分蘖。他们立即把这蔸野生稻连泥挖起,放在铁桶里拉回去,然后移栽到试验田里,等待鉴定。
19、在抗战期间,当时只有八岁袁隆平跟随父母从汉口奔赴湖南桃源县途中,不小心落水,幸运的是被一位老船工搭救,从那以后他就暗下决心学会游泳,还要像老船工一样救人。
20、生性自由散漫。袁隆平上班从不打卡,身为院士的他,同时也很逃避带博士生,因为——“辛苦得很,你要指导他搞试验,要修改他的论文,死脑细胞的”。这跟他一生的工作性质有很大关系。他最喜欢的事情背着双手漫步在田间地头,这也使得他俨然一个农村老头。
- 上一篇:袁隆平的三个小故事30字【精选100句】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说说大全
- 搜索
-
- 说说大全分类
-
- 说说大全标签
-